很多人上廁所用紙巾擦拭,會發現帶有便血,當看到便血以后,不少人都會想到痔瘡,那么大便以后擦拭有血,真的是痔瘡造成的嗎,答案是不一定的,出現便血有可能是痔瘡,也有可能是癌,比如腸癌。近些年來,腸癌的發病率有了顯著的提升,腸癌在早期較難發現,因為在早期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得了腸癌,當他們發現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了,不少人認為自己得的是痔瘡,那么,我們如何辨別呢?大便出血是痔瘡還是腸癌呢? 一些人會出現以下的情況。本來自己還好好的,可是上廁所大便以后用紙巾擦拭,會發現紙巾發紅。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便血。所謂的便血就是糞便帶有血。更嚴重一點的人會在糞便中夾雜著一些血液。有的人會直接排出血液而不排便。這些血的顏色非常的深。 很多人說便血有可能是痔瘡,不必大驚小怪,當我們發現便血的時候該不該重視呢?答案是一定的,通過糞便我們可以收取到很多信息,我們可以了解自己的腸胃以及消化系統是否健康。如果糞便比較異常,那一定是腸胃和消化系統出了問題,而當我們看見大便帶有血的時候,我們就要加以重視。我們之所以要重視,是因為在醫學之中,便血,不單單指肉眼看得見的血,一些肉眼看不到的血就叫大便潛血。當我們發現有便血的時候,不一定是痔瘡導致的,也極有可能是消化道癌癥或者是早期癌癥的一種表現。 當人體的某個器官排出較少的血量的時候,我們無法通過肉眼看出是否排血了,這種血就是潛血。潛血需要通過大便潛血實驗才能發現,出現潛血不一定就代表出血量小,比如某些消化道上出血量很大的病。雖然他們出了很多血,可是這一些血經過食道,再經過肛門的時候就被消化液慢慢分解,最后變成了很多碎片,所以潛血只能通過實驗才能發現到底有沒有出血的情況。通常一天的消化道出血量在五毫升的時候,檢查的時候就能發現陽性,也就代表有潛血的可能。便血可能來源于小腸段,也可能來源于結直腸段,或者是肛門段。 在人體的器官里面,最長的器官就是小腸,其長度可達四至五米,有不少的便血都是經過小腸流出來的,而出現這種現象,多是由于小腸腫瘤造成的,但出現這種情況的腫瘤一般屬于良性,得了小腸瘤的人就會出現出血的現象,如果是歲數較高的老年人有小腸腫瘤合并出血的情況,那就得加以重視了。便血有可能來自于大腸,大腸又稱結直腸,這個部位是最容易得癌癥的一個部位。有不少得了結直腸癌的患者常常會出現便血的情況,如果是歲數已高的老年人出現便血,就更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得了直腸癌,通常會出現肚子痛,頻繁上廁所、拉肚子、便秘,甚至發現大便變細等情況,而且人的臉色比較蒼白,人會比較瘦弱。有的人產生便血,還是因為結腸血管發育不良所致的,一般出現這種情況的人,都是六十歲以上的老人,他們通常會出現急性或者慢性的便血,如果出血量不大,我們不用進行特殊的處理,如果出血量很大,我們就要通過內鏡來止血改善了。所以說,當我們發現有便血的時候,一定要加以重視,不要看見便血,就以為就是痔瘡,要警惕是否有其他疾病出現。 大便帶血的原因有哪些?很多人不明白為什么自己的大便帶血,那么大便帶血的原因有哪些呢?其實大便出血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有的人是因為上火,尤其是在高溫的環境下,人就特別容易上火。人如果上火了,扁桃體就容易發炎,嗓子也非常干燥。還有的人會感覺到眼睛疼,牙疼。看到這些癥狀,很多人都很好奇,這和我們的便血有關系嗎?其實這里面是有緊密的聯系的,如果人上火了,我們的排泄系統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如果肛門出現干裂的情況,也就容易出現便血。還有一種很常見的原因,得了痔瘡的人,會在大便的時候產生便血,患者多為年輕人,這類人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大都是由飲食習慣造成的。如果一個人長久吃辣的,吃很多干的食物而很少喝水,那痔瘡就較容易找上門來了。如果有痔瘡,醫生通常會對患者采取保守治療,給患者開藥,只有在痔瘡到達較為嚴重的地步才要進行痔瘡手術。雖然痔瘡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得了痔瘡還是比較難受的,所以我們要多注意個人衛生,多喝水,合理飲食。如果人出現了肛裂也會產生便血。很多得了肛裂的人,會出現大便干燥,排便困難的情況,有的時候因為排不出便用力過度,而讓糞便沾染有血,用紙巾擦拭也會發現有血,這種情況血量通常不多。便秘和肛裂有緊密的聯系,若我們想要改善好肛裂,就要先把便秘的問題給解決好,多喝水,多吃香蕉,遵從醫囑。還有的人因為得了腸炎而出現便血的情況。腸炎一般是由細菌感染而引起的,尤其是春天一到,人的腸胃菌群就失衡,腸炎就找上門來了。有的人的免疫力較弱,人就容易出現免疫性腸炎,得了腸炎,不僅會發現有便血,也會有腹痛發熱的情況出現,當我們發現有此類情況出現,最好及時到醫院進行就醫,避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有的人出現便血較多,情況較為嚴重,這類人尤其需要警惕直腸癌,有不少人都是因為患了直腸癌而英年早逝的,在起初的時候他們不留意,到了晚期了已經是無力回天了,當然這種情況在老年人的身上會很常見。在初期,若我們積極去治療,是可以康復的。若有便血,我們可以考慮以上幾個原因,查看自己的飲食結構是否合理,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清淡食物,比如像香蕉、蘋果類的食物,這類食物可以讓便血得到很好的緩解。 大便帶血如何分辨是痔瘡還是腸癌?大便帶血不一定是痔瘡,也有可能是癌,如果是痔瘡的話,情況比較輕微,通過藥物治療或者是簡單的外科手術就可以治療,在治好后改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一般不會有什么大問題。但是如果得了結腸癌,那就非常嚴重了。結腸癌在我國的治愈率比較低,病人往往惡化得比較快,同樣是大便出血,我們又應該如何去分辨呢?我們可以通過大便和血的結合程度以及血的顏色來辨別。痔瘡的大便和血是不結合的,血一般是滴在大便的表面,而血的顏色一般為鮮紅色,而且沒有粘液。結直腸癌的話由于病變部位在消化道內,就會表現為血和大便結合在一起的膿血便,有的還會伴有粘液,血的顏色通常是暗紅色的,甚至呈現黑色的柏油樣便,如果出現了這種表現,一定要盡快趕往醫院就診。無論處在哪一個年齡段,無論是什么人,都會有得痔瘡的概率,而得癌癥比如腸癌,其高發人群多為50歲以上的人。若一個人想知道自己得的是不是痔瘡,可以從自己的生活來判斷。 比如自己的職業是否是辦公室人員,如果是辦公室人員就需要長期的坐在椅子上,這些人要長久的保持一個姿勢,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那這樣的人更容易得痔瘡,還有的人喜歡吃刺激的食物,這些人就容易得痔瘡了。而得癌的患者因素比較復雜,但他們有總體特征,那就是不會一下子發展成為腸癌,而是經過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最后才變成腸癌的。所以說所以說得了癌的人一般是年齡段較高的人,通過年齡,我們大概可以判斷這個人的得的是癌還是痔瘡。得了痔瘡的人在排便的時候可能會有撕裂樣疼痛,因為痔瘡一般都會伴隨著肛裂,所以痔瘡患者一般不會引起排便次數增加 痔瘡一般是直腸局限性的病變,最明顯的癥狀就是便血,以前或有便秘病史,經常有久坐、大便時間過長等不良的生活習慣,而直腸癌的患者全身癥狀明顯,經常伴有慢性腹痛,部位一般集中于中下腹部,程度可輕可重,明顯腹瀉,全身消瘦等癥狀。 無論是痔瘡還是結直腸癌都需要借助醫生的直腸觸診來進行初步判斷。痔瘡的話肛門處可有軟的小球,而大腸癌可以觸及到堅硬的,形狀不規則的硬塊。當然后續的確診需要用到更加精密的檢查方式。最直觀的就是結直腸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