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蓉小廚 蓉小廚R 端午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的重要節(jié)日之一,在這一天,人們會吃粽子、掛艾葉、佩香囊、賽龍舟等,以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和祈求平安吉祥。除了這些習俗,還有一些飲食上的講究,比如要在家中準備三色菜。 什么是三色菜呢?其實并沒有固定的規(guī)定,只是人們根據不同地區(qū)的風俗和食材,選擇一些顏色鮮艷、寓意吉祥的菜肴,來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一般來說,三色菜包括白色、紅色和黃色三種顏色的食物,分別代表清潔、喜慶和富貴。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些端午節(jié)可以吃的三色菜,讓您的餐桌更加豐富多彩。 第一種菜:白色菜(豆腐、茭白、大蒜) 白色食物代表清潔和純凈,有助于排除體內的濕氣和毒素,增強免疫力。在端午節(jié)的餐桌上,我們可以選擇豆腐、茭白和大蒜等白色食材。 豆腐富含優(yōu)質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有助于提供身體所需的營養(yǎng),可以用來炒菜、煮湯或者做成鹵味等。大蒜有辛辣的味道,有抗菌和抗氧化的作用,可以用來拌涼菜、炒肉片或者做成蒜泥等。茭白是一種清爽的蔬菜,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和維生素C,有助于促進腸道健康。用來炒肉絲、或者涼拌都非常好吃。 推薦菜譜:【茭白炒肉絲】 食材清單:茭白300克、青辣椒1個、紅辣椒1個、瘦肉100克 1、茭白300克,先剝掉葉子,然后再把表面的皮刮掉,表面的皮有些硬,不刮掉會影響口感。刮好后就可以開始切了,選斜刀切薄片,然后再切成細絲,切好后先放一旁備用。 2、接著準備點配菜,青紅辣椒各準備一個,配個色就好,洗凈后去籽切細絲。 3、接著再準備一塊瘦肉,洗凈后切成條 ,裝入碗里后加少許鹽、胡椒粉、料酒、生抽、淀粉,抓拌均勻后先腌制10分鐘,可以更好地入味兒,而且炒出來的肉絲也會更嫩。 4、起鍋燒水,水開倒入茭白,汆湯1分鐘后關火。茭白草酸含量較高,焯下水最好,撈出來后瀝干水分備用。 5、接著起鍋熱油,放入腌制好的肉絲,大火翻炒均勻,變色后倒入蔥姜蒜。 6、炒香后倒入青紅辣椒絲和茭白,繼續(xù)大火翻炒2分鐘。 7、辣椒斷生后就可以調味了,鹽、糖、雞精、胡椒粉,翻拌均勻后就可以關火了。 出鍋前撒點小蔥花,好吃的茭白炒肉絲就做好了。 第二種菜:紅色菜(紅莧菜、紅燒肉、龍蝦) 紅色食物代表喜慶和熱情,有助于增加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提高身體的活力。在端午節(jié)的餐桌上,我們可以選擇紅莧菜、紅燒肉、龍蝦和烤鴨等紅色食材。 紅莧菜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C,有助于增強免疫力。紅莧菜可以用來炒菜、涼拌或者做成湯等;紅燒肉是一道經典的中式菜肴,肉質鮮嫩多汁,熱量較高,適量食用能夠為身體提供能量,可以用來配飯、包粽子或者做成鹵味等;龍蝦和烤鴨都是美味的節(jié)日食品,它們不僅味道鮮美,還富含蛋白質和礦物質。 推薦食譜【上湯莧菜】 食材清單:莧菜 500克、皮蛋 1只、火腿腸 1根、瘦肉100克、蒜3瓣、姜3片、鹽適量 1、新鮮的莧菜摘掉老的葉子,切掉根,留下比較嫩的部分就可以了,然后沖洗干凈備用。 2、起鍋燒水,水開加一勺油和一勺鹽,然后放入莧菜焯水,大火燙30秒就夠了。 3、莧菜變色后立馬撈出來,瀝干水分裝入大碗里備用。 4、豬肉100克,洗凈后切絲,然后裝入碗里稍微的腌制一下入個底味兒。加姜末、料酒、生抽、淀粉、鹽、食用油,抓拌均勻后腌制10分鐘。 5、皮蛋1個,剝殼后先切成塊兒,再切成小丁,然后裝入碗里備用。 6、火腿腸1根,也切成小丁備用。 7、最后再切點蔥姜蒜,小蔥切蔥花,大蒜切片,生姜切絲。 8、起鍋倒油,油熱下蔥、姜、蒜、干辣椒爆香。 9、接著把皮蛋和火腿也倒進來,大火翻炒一分鐘,把皮蛋和火腿腸炒到有點焦焦的就可以了。接著倒入一大碗開水繼續(xù)煮開,調味加鹽、雞精、胡椒粉就可以。 10、鍋里煮5分鐘后把肉絲下進來,大火煮至變色后就熟了,然后撒點小蔥花后就可以關火了。接著把鍋里的湯和菜一起倒入莧菜碗里,拌勻后就可以開吃了。 第三種菜:黃色菜(黃鱔、咸蛋黃、黃魚) 黃色食物代表富貴和智慧,有助于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yǎng)和能量,提高思維能力和記憶力。在端午節(jié)的餐桌上,我們可以選擇黃鱔、黃酒、咸蛋黃和黃魚等黃色食材。 黃鱔富含蛋白質和多種礦物質,可以補充身體。用來紅燒和做火鍋特別好吃;咸蛋黃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適量食用有助于增加營養(yǎng)。咸蛋黃可以用來拌粥、包粽子或者做成糕點等;黃魚則是一種富含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的魚類,有益于心腦血管健康。黃魚可以用來油炸、紅燒或者清蒸等。 推薦食譜【鱔魚燜鹽菜】 食材:黃鱔2斤、臘肉200克、鹽菜100克、蔥、姜、蒜、小米辣、香菜 1、黃鱔2斤處理好后切成小段。 2、清洗干凈后瀝干水分備用。 3、臘肉200克,清洗干凈后切片備用,臘肉我選的是半肥半瘦的,可以煸出油脂的那種。 4、鹽菜100克,用清洗多沖洗幾遍,然后切成小丁備用。鹽菜我用的是自己家做的,是用的大頭菜腌制的,怕太咸的可以切好后用清水泡一泡,然后擠干水分備用。 5、再切點蔥姜蒜和小米辣。小蔥切蔥段,生姜切片,大蒜拍碎,小米辣改刀切小一點,最后再切點香菜備用。 6、先來炒臘肉,鍋燒熱后不放油,直接倒入臘肉,先煸炒出油脂,用臘肉里面的油來炒菜是非常香的。 7、臘肉煸好后先扒到鍋的一邊,再倒入適量的菜籽油,要比平常炒菜多一點就行。 8、油熱后倒入鱔魚段大火爆炒。 2分鐘后加蔥、姜、蒜、小米辣、花椒、八角。繼續(xù)翻炒一分鐘爆香。 9、出香味兒后開始調味兒,鹽、糖、雞精、生抽、蠔油、辣椒面,這里鹽可以少放點,后面放鹽菜也是咸的,然后辣椒面可以稍微多一點點。翻炒均勻后加鹽菜,開水,水量和鍋里的食材平齊就行。大火煮開后再轉小火慢燉30分鐘,讓鹽菜的味道都充分地燉出來,而且鱔魚段也不是不太容易入味兒的,所以要多煮一會兒,讓味道都充分的融合在一起。 10、煮好后鍋里的湯汁也吸收得不多了,撒上香菜就可以出鍋了。 除了三色菜外,端午節(jié)還有一些其他的習俗和故事,比如: 1、掛艾葉 艾葉是一種有著濃郁香氣的草本植物,被認為可以驅除邪氣和瘟疫。在端午節(jié)前后,人們會在門口或者窗戶上掛上艾葉或者艾草編成的五彩繩、龍舟等各種形狀的物品,以求平安健康。 2、佩香囊 香囊是一種用布料或者皮革制成的小袋子,里面裝有各種花草香料。在端午節(jié)時,人們會給孩子們佩戴香囊或者玉佩等吉祥物品,以保佑他們免受邪氣和蟲咬。 3、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最具特色的活動之一,源于對屈原的紀念。屈原是春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和政治家,在楚國被秦國侵略時投江自盡。人們?yōu)榱司人蛘呒赖焖诮厔澊蛘咄斗鹏兆拥仁澄铩:髞硌葑兂闪嗣磕甓宋绻?jié)舉行的賽龍舟活動。賽龍舟不僅展現了人們的團結和競爭精神,也寄托了人們對國家和民族的祝福。 4、吃粽子 粽子是端午節(ji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之一,是用竹葉或者葦葉包裹糯米和各種餡料,然后蒸煮或者煮熟的一種食品。粽子的餡料有很多種,有咸的,有甜的,有肉的,有豆沙的等等。粽子的起源也與屈原有關,據說是為了防止江中的魚蝦吃掉屈原的尸體,人們用竹葉包裹糯米投入江中。后來人們就把這種食品作為端午節(jié) |
|
來自: 王心雨 > 《養(yǎng)生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