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本號意在傳播中醫文化,文中提到的中藥方子,僅供學習交流,請勿盲目試用,需在專業中醫師辯證論治下用藥。天 雄 散 【方藥】 天雄三兩(炮)(9克) 白術八兩(24克) 桂枝六兩(18克) 龍骨三兩(9克) 【用法】 上四味,杵為散,酒服半錢匕,日三服,不知,稍增之(現代用法:作散劑,每服1.5克,日服3次,黃酒送下)。 
【原文】 缺。(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第六) 【解說】 天雄散有方無證,后世對此多有補充,《千金要方》謂治五勞七傷;《外臺秘要》謂治男子失精;《方后考》云:“此為補陽攝陰之方,治男子失精,腰膝冷痛?!?/span> 又本方列于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之后,以方測證,可知本方當治男子失精、虛勞之疾無疑。 其實,天雄散證在本篇第十二條中已列,本條當分兩段:“夫失精家”四字是總冒。自“少腹弦急”至“亡血失精”為第一段,是陽虛寒極的天雄散證;以下為第二段,是陰虛陽越的桂枝加龍骨牡蠣湯證。 由于陽虛寒盛,故用與附子同類的天雄溫補腎陽,桂枝溫補心陽,白術溫補脾陽,上中下陽氣得溫,寒邪盡退,精關得固。 用龍骨者,以加強本方收斂攝精之功。本方用于下元虛冷、陽虛寒極之遺精、陽痿、不育、不孕等癥有良效。 龔子夫醫案:李某,男,32歲,已婚,干部。1989年12月7日初診?;颊咭蚍縿?,反復遺精已2年余。近因出差過勞,病情加重。睡后無夢而遺,每周3~4次,嚴重時臨廁努便也會滑出清稀的精液。伴有頭昏乏力,腰酸膝軟,形寒肢冷,腰及小腹、前陰不溫,尿頻尿清,舌質淡胖嫩,有齒痕,苔白滑,脈沉細弱,尺脈尤甚。此為腎陽虛損,精關不固。治宜溫腎益氣,澀精止遺。附片10g(先煎),白術15g,肉桂6g(后下),煅龍骨15g,補骨脂10g,覆盆子10g,淫羊藿10g,芡實20g。日1劑,水煎服。服藥10劑后,遺精基本控制,每周仍有1~2次,頭昏乏力,形寒消失,但仍覺小腹冷,前陰不溫。服藥見效,繼服7劑,病已痊愈,舌質淡胖嫩已轉正常,脈沉細見起,尺仍弱。原方進7劑,以資鞏固,后隨訪未見復發。《江西中醫藥》1993,(3):11]龔老認為,遺精以腎為根,首責腎陽,陽乃生命所系,陽氣虛衰,命門火微,精關不固,而致遺泄。治遵《醫宗必讀》:“獨因腎病而遺者,治其腎?!?/span>方中以附片、肉桂、淫羊藿溫腎益氣為主,以龍骨、補骨脂、覆盆子、芡實補腎固澀,白術除濕益氣,配肉桂和中健脾,補下焦陽虛,吳萸溫肝資腎,諸藥合用,力專溫腎益氣,澀精止遺。龔子夫醫案:熊某,男,42歲,已婚,工人。1989年11月26日初診?;颊呓Y婚10余年,性生活較頻。從78年起每年有2~4次滑精。近2年因工作緊張、勞累,漸感體力不支,常有頭身疲倦,腰膝酸軟,怯寒腰冷,小腹不溫,陰頭寒。半年來性功能差,最近陰莖舉而不堅,致使不能交合。食納尚可,大便溏,小便頻,舌質淡嫩,苔白,脈沉細弱,右尺尤甚。此為腎精虧耗,命門火衰,治宜溫補下元,振陽起痿,以天雄散加味:附片10g(先煎),白術15g,肉桂6g(后下),生龍骨15g,補骨脂15g,肉蓯蓉10g,巴戟天10g,枸杞子15g。日1劑,水煎服。服藥7劑后,陰莖堅,能交合,但時間短,怯寒腰冷,小腹不溫,前陰寒有好轉,繼前方,再進10劑。藥后諸癥平復,為鞏固療效,繼服5劑。后隨訪未見復發。[《江西中醫藥》1993,(3):11]龔老認為,因腎虧而痿者,只須溫腎補火,并注重腎為水火之臟,體陰用陽之特點,用藥配伍當遵景岳“善補陽者必陰中求陽,陽得陰助則生化無窮”的治則。方中天雄散加淫羊藿、巴戟天、肉蓯蓉以補腎助陽,補骨脂、白術補先后天之陽,枸杞子補腎益精,旨在陰中求陽,諸藥合用,力專補腎、壯陽、起痿。呂長青醫案:李某,男,26歲,1983年3月12日就診?;颊呋楹?年未育,精液常規檢查:精子計數2500萬/ml,活動力為40%,外生殖器檢查未見異常,性生活正常。伴頭暈耳鳴,神疲肢倦,舌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經服天雄丸,每次1丸,日3次,兩個療程后復查,精液各項指標恢復正常,不久其妻懷孕,后產一男嬰。由散改丸,作用溫和而持久。現代藥理研究證明,本方可增強睪丸的生精功能,提高精子活力,使精子不液化或液化不良得到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