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到底講了什么? 這個答案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有驚世駭俗的,有傳統道學的,有歷史謎案的,更有超凡入圣的,甚至還有鬼怪驚魂的。 總之,對于《紅樓夢》的解讀眾說紛紜,形形色色,千奇百怪。 我們不需要去評判這些解讀的正確與否,只需要好好讀讀《紅樓夢》開頭寫的作者自云,或許就能得到答案。 什么叫作者自云呢? 就是作者的自白。 作者自白的位置很有意思。 前一句話是:此開卷第一回也,這是萬分之萬的真話。 作者自白之后,是女媧煉石補天的故事,是百分之百的胡話。 剛好完美的對應了真事隱,和假語存。 也就是說,作者自白的部分絕對是真話。 既然是真話,肯定不會隱瞞自己的真實意圖。 所以,這段話里必然隱藏著《紅樓夢》的真相。 作者回答了幾乎市面上所有關于紅樓的疑問。 第一個問題,為什么要寫《紅樓夢》? 作者自云:因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后,故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之說,撰此《石頭記》一書也。 這句話中,明確提到了真事。 換句話說,《紅樓夢》這本書的故事是有真實根據的。 但是因為一番夢幻的經歷,讓作者不能說真話了。 問題來了,是什么夢幻的經歷,讓作者不能說真話呢? 這里咱們先挖個坑。 然后,原文又寫了一句很奇怪的話:故曰“甄士隱”云云。 甄士隱是小說中存在的人物。 也就是說,作者把自己寫入了《紅樓夢》之中。 在小說中,甄士隱說的話就是作者要說的話。 我們要格外認真的去讀。 第二個問題,《紅樓夢》到底寫了什么呢? 作者也替我們問了,不過問法不太一樣:書中所記何事何人? 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于我之上。 何我堂堂須眉,誠不若彼裙釵哉? 回望一生,作者覺得他當年經歷的女性,比自己一個男子漢強太多了! 從行為到見識各個方面都碾壓自己。 您看,什么叫尊重女性,這就是尊重女性,這才是真正的女權。 有解讀認為《紅樓夢》里的女性角色影射了當時的權貴人物。 但是您看作者的這段自序,顯然根本就沒有這個意思。 紅樓中的女性就是真實存在的,就是作者人生的一部分。 想起這些女子,作者什么心態呢? 實愧則有馀,悔又無益之大無可如何之日也! 您說,作者為什么要如此愧疚要后悔呢? 咱們舉個例子,你想起你以前的女同學比你學習優秀,你會后悔嗎?會愧疚嗎? 想來有朋友會后悔,沒有珍惜當年的緣分。 但是愧疚是不會的。 因為愧疚不是平白而來的,要先有傷害之事,后才有愧疚之心。 那么作者做了什么?對不起當日之女子呢? 想到此處,作者就罵起自己了。 當此,則自欲將已往所賴天恩祖德,錦衣紈袴之時,飫甘饜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師友規訓之德,以至今日一技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集,以告天下人。 這一段說的就是《紅樓夢》的主題內容。 里面有當年的富貴,有天恩祖德,有錦衣紈袴,有飫甘饜肥。 里面還有作者年少的叛逆,背父兄,負師友。 里面更有作者中年的現狀,一技無成,半生潦倒。 總之,一切都是作者的罪,因為作者年少的叛逆,導致了今日的潦倒,當日女子的悲劇。 所以《紅樓夢》是什么?是作者的犯罪自述。 除了自責還有什么呢?表揚和贊美。 原文如是說:我之罪固不免,然閨閣中本自歷歷有人,萬不可因我之不肖,自護己短,一并使其泯滅也。 這一段很像周星馳《大話西游》中的經典臺詞: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我面前,但我沒有珍惜,等到失去了我才后悔莫及,塵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于此。 不過,作者后悔的不是一個女子,而是一群女子。 這其中的情,自然也不會只有愛情! 第三個問題,《紅樓夢》是在什么環境中寫出來的? 雖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繩床,其晨夕風露,階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懷筆墨者。 這句話表現了作者當下生活的窘迫。 住在茅屋之中,連像樣的床都沒有,四處都是野草。 但是,雖然生活貧困,也沒有影響作者的創作熱情。 一句話總結就是,寫《紅樓夢》是自發的、主動的,和任何人沒有關系的,更不是為了任何名利的。 第四個問題,《紅樓夢》的文筆怎么樣? 雖我未學,下筆無文,又何妨用假語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來。 顯然這是作者的自謙。 第五個問題,寫《紅樓夢》有什么積極意義呢? 亦可使閨閣昭傳,復可悅世之目,破人愁悶,不亦宜乎? 破人愁悶,給大家帶來快樂,是作者想對讀者說的話。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把自己不開心的事情說出來,讓大家開心開心。 通過這話不難看出,作者覺得大家十有八九是看不透書中真相的。 所以,在座的各位,也就是看個樂呵。 然后他又說了一句詭異的話:故曰賈雨村云云。 前面咱們分析,甄士隱是作者自己,那么賈雨村也是作者自己嗎? 毫無疑問,賈雨村也是的。 在《紅樓夢》中這倆人都是作者的化身。 有朋友就要問了,這倆人在小說中的故事完全不同,怎么會是一個人呢? 這一點也不奇怪,因為真假并存,虛實兼備,是作者最愛的套路。 而這個套路,就是我們后文解讀故事的不二法門。 也就是,由虛入實,用假辯真。 第六個問題,該如何破解《紅樓夢》中的真相呢? 作者給了方法:此回中凡用“夢”用“幻”等字,是提醒閱者眼目,亦是此書立意本旨。 您看,我們說完套路,套路就來了。 夢和幻明明是假的,但作者卻說要好好讀。 因為,夢幻中藏著書的立意本旨。 《紅樓夢》第一次提夢幻是什么地方呢? 就是作者自云的第一句話:因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后,故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之說,撰此《石頭記》一書也。 沒想到吧,作者自白的最后一句,居然是為了點他開頭說的第一句話。 您看,《紅樓夢》滿滿的全是套路,真是壞的很了! 所以,讀紅樓就是和作者玩捉迷藏的過程。 他不知道什么時候就得陰你一下,讓你跑偏。 您猜作者到底經歷了怎樣的一番夢幻,才要把真事隱去呢? 為什么好好的人話不說,偏偏要去通靈呢? 想來著這番夢幻并不美妙,甚至于萬分痛苦。 至于到底有多夢幻,就讓咱們在解讀《紅樓夢》的路上慢慢探索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