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阿姨今年已經54歲了,平日里,她特別注意養生保健,經常會閱讀各種健康科普文章,學習健康養生的方法。 大概一個月前,黃阿姨看到了一篇文章介紹到國外研究發現,人們日常多吃一點鹽,有利于身體健康,而且還能相應增加壽命。于是,黃阿姨就開始在每天的飯菜里都多放了一點鹽。 就這樣堅持了一個月時間,黃阿姨身體卻出現了不妥。這幾天,她總會突然覺得頭暈目眩,還惡心想吐。 ![]() 為了搞清楚身體哪里出問題了,黃阿姨到了醫院檢查。醫生詳細檢查后發現,黃阿姨目前血壓水平很高,初步診斷是高血壓。 通過跟醫生的溝通,黃阿姨得知自己的高血壓可能與最近自己吃得太多鹽相關時,她一時無法理解:“科普文里說,研究證實吃得越咸一點,對身體有好處,能延長壽命呀,這是假的嗎?” 181個國家共同研究:吃得越咸,壽命越長?其實,黃阿姨看到的研究結果是來自一篇發布在《歐洲心臟雜志》的觀察性研究。 該研究由一百八十一個國家的科研團隊聯合進行,結果確實指出了,人們每日的鈉攝入量多1克,其壽命能夠增加2.6歲。但是這個研究本身也是存在一定的缺陷的,因為是數據分析的觀察性研究,科研人員并沒有干預其他可能會對于人類壽命有影響的因素。 ![]() 吃鹽越少,身體就會越健康嗎?既然鹽吃多了不能延年益壽,還會引發高血壓等身體病變,那是不是鹽吃得越少就越好呢? 也不是! 要知道,人體的體液中主要成分是無機鹽離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鈉、氯、鉀等,這些元素在我們的汗水及細胞所處的液體中無處不在,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營養元素。 臨床一些病患,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身體疲勞、頭暈、惡心等不適,但檢查卻沒有發現任何異常,只是血壓水平低下,而這些患者只需日常稍微多些攝入鹽分,不適癥狀就能基本都能緩解了。 所以,我們每天必須攝入一定量的食鹽,這樣才維持機體鈉元素的平衡,讓身體更健康。 怎么能夠科學攝入鹽分?首先,人們都應該清晰知道,一個正常成年人每日的鹽攝入應該控制在5克以內。而為了更好地控制攝入量在推薦數值內,人們可以注意以下三點: 1.日常購買食材注意看標簽。特別要查看標簽里關于鹽分含量的描述,盡量避免購買一些高鹽分的食品。建議多選擇低鈉或者沒有額外鹽添加的食物。 ![]() 2.減少吃一些經過加工的食物。如火腿腸、辣條、午餐肉、培根等加工食品中往往含有較高的鹽分,為了避免攝入鹽分超標,人們日常應該減少購買食用。 3.采用其他調味品替代食鹽。在烹調食物時,可以用其他的調味產品替代食鹽,例如檸檬汁、香草、醋、香料等,在保證食物口味的同時減少食鹽攝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