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免責條款:所有“MY聊審計”公布的學習心得或總結,僅基于對特定項目的審計思路和經驗形成,不代表行業審計指引等技術性文檔,僅為個人對案例的理解和總結。如有侵權或錯誤,還請留言通知,我會及時刪除或調整,謝謝您的支持和理解。本期內容主要來源于中國會計視野論壇-CPA業務探討chenyiwei版主的回復,更多內容請到視野論壇查詢 。 問題:商譽后續計量確認遞延所得稅的探討? 問 視野網友: 《2017年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管報告》: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及相關規定,對與子公司、聯營企業及合營企業投資相關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應當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負債,但投資企業能夠控制暫時性差異轉回的時間且該暫時性差異在可預見的未來很可能不會轉回的除外。因此,對于長期股權投資,其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產生的暫時性差異是否應確認相關的所得稅影響,應進一步考慮持有意圖,如企業擬長期持有該投資,一般不確認所得稅影響。同理,對于合并商譽的減值準備,只有未來處置子公司時才可能轉回,因此如果沒有處置子公司的計劃或意圖,則不應確認商譽減值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2019年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管報告》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及相關規定,商譽初始確認時無需確認因暫時性差異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商譽減值導致的暫時性差異變動與商譽初始確認相關,因此商譽減值時不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年報分析發現,個別上市公司錯誤地就計提的商譽減值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稅法:外購商譽的支出在企業整體轉讓或清算時可以稅前扣除,自創商譽的支出在稅前列支時不予以扣除。 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匯編2024:需要說明的是,按照會計規定在非同一控制下合并中確認了商譽,并按照所得稅法規定該商譽初始確認時計稅基礎等于賬面價值的(注:應稅合并下),商譽在后續計量過程中因會計規定與稅法規定不同產生暫時性差異的,應當確認相關的所得稅影響。(應稅合并下后續商譽減值) 實務中,非同控下商譽初始確認及后續商譽減值皆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請教陳版, 1、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匯編2024'應當確認相關的所得稅影響”是什么情形? 2、準則只是明確了免稅合并下商譽初始確認及后續商譽減值皆不確認遞延所得稅,應稅合并下后續商譽減值是否應確認遞延所得稅? 答 視野版主chenyiwei: 1、參照IAS 12第21B段,此處所指的商譽后續計量可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情況,不包括后續期間的商譽減值,而是僅指稅法允許商譽在一定年限內攤銷,將該攤銷額作稅前扣除,從而導致商譽賬面價值高于計稅基礎時,形成的遞延所得稅負債。目前國內稅法不存在該情況。 2、不論是免稅合并還是應稅合并,后續的商譽減值均不確認遞延所得稅影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