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6日下午,一條古璽印拍賣新世界紀錄誕生的消息轟動朋友圈。 中國嘉德香港2025年春拍“琳瑯——亞洲重要私人珍藏歷代璽印及銅器”專場中,一枚西晉時期“晉高句驪歸義侯”馬鈕金印引發激烈競逐,在競拍到4-500萬后多方買家退出,兩方買家持續競爭,最終以1079.7萬港元高價成交,一舉創下古璽印拍賣新世界紀錄。 而上一次的紀錄已經保持有五年之久,亦由中國嘉德香港締造——2019年秋拍日本“懷玉印室”小林斗盦先生舊藏專題中,“淡青白玉覆斗印'宋嬰’及印譜”以716.5萬港元成交。 ▼ “晉高句驪歸義侯”馬鈕金印 2.8×2.3×2.4 cm 88 g 中國嘉德香港2025年春拍 成交價 HKD 10,797,000 ![]() ![]() 所謂“歸義”,即效順歸附正義。兩漢魏晉以來,中央政權對少數民族首領施行冊封授印,“歸義侯”便是當時中原政權賜予周邊部族歸附者的封爵,以視對歸義者的高階禮遇。 ![]() ![]() ![]() ![]() 瞿中溶《集古官印考證》收“晉高句驪”印3方 左:晉高句驪率善邑長(駝鈕,顧譜) 中:晉高句驪率善仟長(駝鈕,范氏) 右:晉高句驪率善佰長(吳氏) ![]() 對比1956年時內蒙古出土的“晉鮮卑歸義侯”“晉烏丸歸義侯”馬鈕金印與“晉鮮卑率善中郎將”銀印,無論形制和細節,幾乎都如出一轍,也印證了西晉官印制作的“標準”。 稀缺、重要和美,全方位構成了這枚“晉高句驪歸義侯”馬鈕金印的獨特價值與地位,也寫就了它在市場上的高成交價。對于一些重要地域或機構而言,這樣具有實證價值的藝術品,是值得不惜代價競爭、保護與傳承的歷史證物。![]() ![]() ![]() 在本場拍賣中,還有一件漢“匈奴歸漢設氐當吾君”銅駝鈕印,也有類似的歷史價值,亦以132萬港元成交,此印鑄造拙樸,印鈕為一駱駝屈肢跪臥,昂首向前,背有雙峰。印文也承自漢宣帝以來傳統,表明此印贈予匈奴首領以作印信。 「匈奴歸漢設氐當吾君」銅駝鈕印 2.9×2.9×3 cm 中國嘉德香港2025年春拍 成交價 HKD 1,320,000 ![]() 價值再次確認 在大眾視野中,古璽印是一個小眾的領域。實際上,作為一個學者型高階金石收藏家古來好之的門類,在中國藝術品市場走向成熟的階段,這個學術與藝術含金量頗高的小眾領域也等來了更多的關注,而其充分的表現,就是價值的再認知與價格的再確立。 晚清民國時期是古璽印收藏的高潮時期,一批重要官員與重要金石收藏家如陳介祺、吳大澂、端方等皆是古璽印的重要藏家。而隨著金石收藏趣味的東傳,日本太田夢庵、中村不折等重要藏家在研究金石、醉心青銅收藏的同時,也對古璽印頗有研究。故而,除了中國,日本也流傳有一批重要的古璽印。 在近數十年的收藏市場中,古璽印領域也一直活躍著一批重要收藏家,尤其是日本、韓國和中國香港、澳門等地域。但這一領域對藏家專業能力要求很高,所以原先只在小范圍內存在交流,公開藝術品拍賣中,僅見陸陸續續的零星露面。2010年嘉德秋拍“瞻麓齋舊藏·嘉怡珍賞”專場中,龔心釗舊藏“關內侯”金印便以448萬元領軍全場,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實例。
近年來,隨著中國嘉德等專業拍賣公司的深入工作,古璽印的價值得到更多藏家的認知,市場也迅速崛起。“古璽印的價值和市場與中國的金石文化息息相關,要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所理解的人,才會收藏。”梅杰說。 2019年可謂是古璽印市場的第一個“小高峰”。中國嘉德香港2019年秋拍推出的日本“懷玉印室”小林斗盦先生舊藏專題中,一件淡青白玉覆斗印“宋嬰”及印譜以716.5萬港元成交,創下當時的世界紀錄。 ![]() 淡青白玉覆斗印“宋嬰”及印譜 隨著價值的回歸,從2022年起,古璽印市場有更多精品釋出,也得到更多藏家關注。當年中國嘉德香港秋拍“珍秦琳瑯——珍秦齋藏歷代古璽印及銅器”中,著名篆刻家、藏家蕭春源先生的“珍秦齋”舊藏108組共497方戰國至宋元古璽印悉數拍出,專場最終成交總額逾4300萬港元。根據梅杰的觀察,“這是古璽印的價值重新回到藏家視野的一個重要節點。” 而本次春拍,“晉高句驪歸義侯”馬鈕金印最終以1079.7萬港元創下的全球古璽印拍賣紀錄,喚起大家對古璽印價值的全新認知,無疑是一個全新的里程碑。 在璽印之外,本次嘉德香港的“琳瑯——亞洲重要私人珍藏歷代璽印及銅器”專場中,此前亦被廣泛關注的吳王夫差劍以693.6萬港元高價成交。戰國時期吳越爭霸之際,吳越之劍逐漸形成的兩個大類,被楚人分別命名為“吳裝劍”與“越著劍”。著名的“越王勾踐劍”,可以被視為“吳式的越王劍”;這柄吳王夫差劍,則可被稱作“越式的吳王劍”。目前的圓莖吳王夫差劍僅17件,此劍更有“雙箍”裝飾的特例,尤為珍罕。 青銅吳王夫差劍 47.5×1×4.2 cm 中國嘉德香港2025年春拍 成交價 HKD 6,936,000 銘文:攻敔(吳)王夫差,自乍(作)其夫(元)用。 影像|中國嘉德香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