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心胃同治,心肝同治,心肺同治,心脾同治,心腎同治。陳士鐸:臟有五,治則唯三。

     北京潤雨 2025-06-17 發布于遼寧
    心胃同治

    心慌、心悸,有時不直接去治心,而是去治胃。為什么?

    一起學習心胃同治,心屬火,胃屬土,火生土,兩個臟腑是相生的關系。心火是陰,胃是陽,正好是“陰火生陽土”,我們說心火生胃土。

    中醫有“子盜母氣”之說,胃土是子,心火是母,如果子虛弱,則子盜母氣,自己的孩子出了問題,當母親的肯定憂心忡忡,母親的氣會給到孩子。胃氣弱,心氣也會不足。所以有時治療心慌心悸,就要治胃。

    胃腑的作用是通降,胃以通降為和,胃的功能,一定要讓通降順暢。清朝太醫葉天士有個方法叫通補胃陽,記錄在《臨癥指南》醫案中,為了治療胃而治療心臟,特別是這種心悸心慌的病人。有人心慌,吃完飯更加重心慌,甚至不敢吃飯,不吃飯還好,吃完飯心臟砰砰砰的跳,他要是吃完飯活動活動,打個嗝,心臟會舒服點,實際上是胃虛了,子虛了,來盜母氣了,所以我們要心胃同治。

    心胃同治,心肝同治,心肺同治,

    心脾同治,心腎同治

    從“心胃同治”一下子帶出來這么多概念,從五臟論治冠心病、心絞痛竟然有五種方法:心胃同治,心肝同治,心肺同治,心脾同治,心腎同治。

    津沽中醫名家馬連珍 臨證經驗

    冠心病、心絞痛治療經驗

    一,擅用“溫”“通”兩法

    心居上焦,其性屬火,為陽中之太陽。

    心的生理特點:

    心陽居上,照化陰寒;

    心為君主,主宰神明;

    心陽鼓動,主于血脈;

    心陽溫煦,上利清竅。

    總之,“心以陽氣為主體”。《素問》曰:“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 心陽虛弱是病理核心。

    1.溫通心陽,宣痹止痛法

    馬主任認為,胸痹心痛多因心陽不足,心脈不暢而致,而心主血脈有賴于脾胃運化水谷精氣的不斷補充,方能脈道充盈,宗氣旺盛,循環暢通。而中陽虛弱,寒邪上逆,可致胸陽不展,心脈痹阻。

    他始終強調后天之本對心陽的滋生和溫煦作用,因此在溫通心陽基礎上加高良姜、蓽茇、冰片、白芷溫中散寒止痛;人參益氣補中,回復心陽;薄荷、冰片、白芷芳香開竅,宣通痹阻;丹參、川芎活血通脈。諸藥合用,達到溫陽宣痹、活血止痛之效。馬主任以此方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臨床收效顯著,并已將此方制成膠囊,取名“定痛救心膠囊”,被廣泛用于臨床。

    2.溫通心陽,理氣寬中法

    脾胃居中焦,通連上下,為氣機升降之樞紐。脾胃升降正常,則五臟六腑升降有序,氣機協調。如脾胃升降失調,特別是胃氣上逆,氣機郁悶,或食滯中脘,和降失司,或陽明燥結,濁氣上逆,均可使氣機壅滯,胃之大絡受阻,心脈瘀滯。

    此證患者舌脈雖仍為舌體胖大,但舌質暗淡,脈弦細,以心陽虛弱、心脈痹阻為特征。舌苔見黃厚膩或白膩為中焦氣滯濕阻表現,治法宜標本同治,在溫通心陽基礎上,加川楝子、延胡索理氣活血止痛;吳茱萸、黃連苦辛通降,恢復中焦升降氣機;枳實寬中理氣;厚樸下氣除滿。

    此法又稱“心胃同治”法。

    3.溫通心陽,化瘀通絡法

    心陽虛弱,無力推動血液在經脈中正常運行,則血運瘀滯,心脈痹阻。《靈樞》云:“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陽虛日久必致血瘀,舌質見瘀斑或舌體紫暗,脈澀。治以溫通心陽、化瘀通絡之法。

    常選用丹參、川芎、赤芍藥、紅花、降香活血化瘀;水蛭、三七散瘀通絡破滯;五靈脂、蒲黃活血化瘀,通利血脈。此法為標本同治之法。

    4.溫通心陽,重鎮安神法

    心陽虛不能維護心主,奉養心神,則心中空虛,驚悸不安,甚至出現心陽不能斂攝心神而致心神浮越于外的煩躁,甚而驚狂。《靈樞》說:“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因此,在溫通心陽基礎上加生龍骨、生牡蠣、生龍齒重鎮安神,遠志、酸棗仁、炙甘草寧心定悸。

    5.溫通心陽,疏肝理氣法

    足厥陰肝經與手厥陰心包經經絡相通,故胸痹有“肝為起病之源,心為傳病之所”之說。七情過激,肝氣郁結,母病及子,心血為之瘀阻,心脈不通;素體柔滯,心氣易滯,若肝經寒凝氣滯不解,則心陽痹阻不通。故而在溫通心陽基礎上加疏肝理氣的柴胡疏肝散、肝著湯(茜草、旋覆花)調暢氣機,丹參飲理氣活血。

    二,從五臟論治冠心病、心絞痛

    1.溫通心陽,和胃止痛 心胃同治

    癥狀:胸悶,憋氣,心悸,氣短,心前區疼痛牽及后背,胃脘部脹悶不舒、隱隱作痛,納少,寐差,舌質胖淡,苔白厚膩,脈沉。

    組方:定痛救心湯合半夏瀉心湯加減。

    用藥:細辛3g,良姜、白芷、蓽茇、半夏、黃連、黃芩、黨參、甘草各10g,冰片0.3g(沖服),丹參24g,干姜6g,大棗5枚。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2次,早晚各1次,飯后溫服。奏效后可根據病情繼續服用,辨證加減。

    2.宣痹通陽,舒肝止痛 心肝同治

    癥狀:胸悶,氣短,心悸,失眠多夢,后背壓迫沉重感,兩目干澀。

    組方:定痛救心湯合歸脾湯加減。

    用藥:細辛3g,良姜、白芷、蓽茇、白術、黨參、當歸、炙草、遠志各10g,冰片0.3g(沖服)。

    如表現肝郁之癥,伴兩脅脹滿、口苦咽干,應加用柴胡舒肝散。用藥:細辛3g,良姜、白芷、蓽茇、柴胡、川芎、香附、枳殼、陳皮、甘草、赤芍各10g。同上法服用。

    3.溫陽止痛,宣肺降逆 心肺同治

    癥狀:胸悶憋氣,心悸氣短,心痛徹背,咳嗽氣喘,痰白質黏,口唇青紫,舌苔黃膩,脈滑數。

    組方:定痛救心湯合二陳湯加減。

    用藥:細辛3g,良姜、白芷、蓽茇、陳皮、半夏、茯苓、甘草、杏仁各10g,黃芪30g,大棗5枚。同上法服用。

    4.溫補心陽,健脾行氣 心脾同治

    癥狀:胸悶憋氣,面黃少華,心悸腹脹,納少便溏,少氣懶言,舌淡苔白,脈細弱。

    組方:定痛救心湯合附子理中湯加減。

    用藥:細辛3g,良姜、白芷、蓽茇、附子(先煎)、黨參、甘草、白術各10g,干姜6g。如上法服用。

    5.溫通心腎,活血止痛 心腎同治

    癥狀:心悸怔忡,胸悶憋氣,失眠多夢,肢腫尿少,后背刺痛,腰酸腿軟,舌質胖淡,有齒痕,苔白,脈沉細無力。

    組方:定痛救心湯合參附湯加減。

    用藥:細辛3g,良姜、白芷、蓽茇、紅參(先煎)、淡附子(先煎)、澤瀉、甘草各10g,丹參24g,黃芪、云苓、豬苓各30g。

    三,溫陽活血法治療冠心病、心絞痛

    心絞痛是指心臟本身病損所致的一種病癥,以“兩乳之間,鳩尾之間”即膻中部位與左胸疼痛為主。多由心臟陰陽氣血偏虛以及寒凝、熱結、痰阻、氣滯,最終引起血瘀。

    其病位在心,但發病與心、肝、腎、脾臟的盛衰有關,

    可在心氣、心陽、心血、心陰不足,或肝、脾、腎失調的基礎上,兼有痰濁、血瘀、氣滯、寒凝等病變,總屬本虛標實之病證。

    馬主任認為,胸痹心痛病位在心,病機在于“陽微陰弦”,即上焦陽氣不足,下焦陰寒內盛,此乃本虛標實之證。

    心主陽氣,又主血脈,心臟依賴陽氣鼓動血液運行而維持其生理功能。如心陽不足,寒自內生,鼓動無力,脈絡瘀阻,不通則痛。根據其發病的機理,在治療上制定了溫陽宣痹、活血化瘀法。

    溫陽宣痹、活血化瘀法的關健在于助陽,體現了陽氣在人體中起到的推動和溫煦作用。

    1.溫陽祛寒,活血化瘀

    病機:諸陽受氣于胸中,心陽不振,復受寒邪,以致陰寒盛于心胸,陽氣失展,寒凝心脈,營血運行失暢而致血脈瘀阻。

    癥狀:胸悶心痛,形寒肢冷,心悸氣短,心痛徹背,背痛徹胸,遇寒心痛加劇,痛如針刺,舌紫暗,苔薄白,脈緊。

    組方:冠Ⅱ丸合當歸四逆湯加減。

    用藥:丹參24g,桃仁10g,紅花10g,川芎10g,赤芍10g,降香10g,當歸10g,桂枝10g,細辛3g,甘草10g,通草10g。

    2.疏肝理氣,活血化瘀

    病機:清·沈金鰲《雜病源流犀燭·心病源流》云:“心痛之不同如此,總之七情之由作心痛。”情志抑郁,氣滯上焦,胸陽失展,血脈不和,故胸悶隱痛。氣滯則血脈運行不暢,故而血瘀,為氣滯血瘀證。

    癥狀:心胸滿悶,隱痛陣陣,痛無定處,時有太息,兼有脘腹脹滿,舌紅苔薄膩,脈弦細。

    組方:冠Ⅱ丸合柴胡疏肝散加減。

    用藥:丹參24g,桃仁10g,川芎10g,赤芍10g,降香10g,紅花10g,柴胡10g,香附10g,枳殼10g,炙甘草10g。

    3.溫通心腎,活血化瘀

    病機:心陽不足,久而及腎,或腎陽不足,不能鼓動心陽,陽氣不振,血脈失于溫運,痹阻不暢,發為心痛;同時心腎陽虛,陰寒痰飲乘于陽位,阻滯心脈,而發心痛。

    癥狀:心胸劇痛,胸脘滿悶,心悸氣短,畏寒肢冷,腰酸乏力,微腫,舌質淡暗,苔白膩,脈沉細無力。

    組方:冠Ⅱ丸合參附湯加減。

    用藥:丹參24g,桃仁10g,紅花10g,川芎10g,赤芍10g,降香10g,紅參10g,淡附子10g(先煎),肉桂4g,薏苡仁20g。

    4.滋補肝腎,活血化瘀

    病機:年老體衰,腎陰不足,不能上濟于心,心火旺盛,陰血耗傷,心脈失于濡養,血脈不能正常運行,則出現瘀血之象。

    癥狀:胸悶憋氣,心前區隱痛,腰膝酸軟,喘息不得臥,頭暈,耳鳴,心煩不寐,舌質紅絳,少苔,脈細澀。

    組方:冠Ⅱ丸合二至丸加味。

    用藥:丹參24g,川芎10g,桃仁10g,紅花10g,赤芍10g,降香10g,女貞子12g,旱蓮草15g,龜板15g。

    5.活血化瘀,通脈止痛

    病機:寒凝、熱結、痰阻、氣滯、氣虛等因素皆可致血脈郁滯而為瘀血。瘀血停聚不散,心脈不通,故作疼痛,如刺如絞,痛處不移。《素問·脈要精微論》云:“脈者,血之府……澀則心痛。”血為氣母,瘀血痹阻,則氣機不運,而見胸悶;若肝氣郁結,氣滯則血瘀,閉塞心脈,故卒然劇痛。

    癥狀:心胸疼痛較劇,如刺如絞,痛有定處,伴胸悶,或因暴怒而致心胸劇痛,舌暗紅,紫暗或有瘀斑,或舌下血脈青紫,脈弦澀或結代。

    組方:冠Ⅱ丸合血府逐瘀湯加減。

    用藥:丹參24g,桃仁10g,紅花10g,川芎10g,赤芍10g,降香10g,當歸10g,生地10g,桔梗10g,甘草10g,牛膝10g,柴胡10g。

    馬主任強調無論何因所引起的心痛,即使臨床中血瘀的證候不明顯,但由于“心主血脈”,“心痹者,脈不通”,故總與“心脈痹阻”的病機有關,辨證時對病程短者,應考慮其伴有血脈澀滯,對病程長者,則應顧及其伴有瘀痹心脈。


    徐景藩 心胃同治 

    徐景藩,首屆國醫大師,曾任江蘇省中醫院主任中醫師。中老年胃、十二指腸慢性炎癥、潰瘍病患者,不少兼有胸悶、心悸,甚至心痛徹背等冠心病心絞痛、心律失常的病癥,并且往往因為一病的加重誘發或加重另一病,謂胃心同病也。《靈樞·厥病》謂:“厥心痛,腹脹胸滿,心尤痛甚,胃心痛也。”這是古人對胃心同病的早期認識及典型癥狀描述。徐景藩通過臨床實踐,在脾胃病診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現將其診治胃心同病臨證經驗歸納如下,以饗同仁。

      胃居心下 臟腑相關

      胃與心相鄰,胃居心下,經脈絡屬,關系密切。如《素問·平人氣象論》曰:“胃之大絡,名曰虛里……出于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靈樞·邪客》曰:“宗氣積于胸中,出于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宗氣乃由自然界吸入之清氣和經由脾胃消化吸收來的水谷之精氣結合而成,積于胸中,助心以行血,故胃與心生理上息息相關,胃氣旺盛,氣血充足,則心脈流暢。胃居中焦,脾升胃降,為氣機升降之樞紐。

      若脾胃虛弱,精微虧乏,氣血不足,宗氣乏源無以貫注心脈,心脈痹阻則可致心痛。或因脾胃升降失常,氣機阻滯,痰瘀內停,心絡閉阻,發為心痛。心主血脈,有助胃的受納、腐熟。若胃陽虛微,陰寒內盛,可上逆心胸。而心氣不足、心血瘀阻的患者,氣血運行不暢,食少不易消運,有時在心悸、怔忡、真心痛等發作前,常出現胃部的癥狀,不少上腹部不適就診于消化科的患者往往是心絞痛、心肌梗死等危重癥。因此,胃與心的生理、病理相互影響,病癥可以相兼,應認真診察,慎為辨治。

      審因辨證 重視舌脈

      胃心同病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胃脘疼痛,痞滿不適,呃逆嘈雜,惡心嘔吐,同時兼有胸悶心悸,甚則心痛徹背,面白汗出,頭昏乏力。舌為心之苗,舌為胃之鏡,心主血脈,胃氣貫脈,故在四診時應細心注意舌象和脈象。

      胃心氣陽虛者舌多淡胖,邊有齒印,或兼有紫氣;陰虛者舌多瘦小,舌質偏紅,或紅絳少津;血虛者更見舌淡無華;氣滯者苔薄白;寒飲濕阻者苔多白膩滑;痰熱瘀阻,陰液虧虛則舌苔黃焦干。脈率的徐疾,節律的不整,強弱的不均,都是常見的病理脈象。陽虛寒凝脈多緩或沉遲;陰虛內熱,脈多細數;氣滯者多弦脈;有痰濁則多見滑脈、濡脈;血瘀多澀脈;氣血衰弱,心脈不暢,則脈結代,三五不調。重視舌脈的同時,更應參合四診,應根據心或胃病的主次、輕重、緩急,辨證治之。

      證分四型 胃心同治

      胃心氣痛 理氣寬胸

      常因情志不遂誘發或加重,癥見胸膈滿悶,脘痞胃痛,噯氣頻作,心悸不舒,苔薄白,脈弦或細弦。此乃肝郁犯胃,胃失和降,心脈失寧。治以和胃理氣,寬胸寧心。藥用蘇梗、枳殼、炒白芍、制香附、炙雞內金、炙甘草、陳皮、佛手、娑羅子、郁金、綠梅花、合歡花等。若猝發心悸陣作,脈來歇止甚則三五不調,狀如“心風”,酌加白附子、楮實子祛風寧心;若寐差,夜不安臥,加酸棗仁、夜交藤養心安神。

      胃心虛痛 補虛寧絡

      虛指胃心氣虛、胃心陰虛、胃心陽虛,臨床常兼夾為患。

      ? 氣虛痛 

      常因中焦氣虛,推動無力,氣虛不能養心而致。癥見心胸悶痛,痛連胃脘,喜溫喜按,饑時易發,進食稍緩,倦怠乏力,言語低微,面色少華,舌淡紫苔薄白,脈虛弱或虛軟。治以建中補虛,和里緩急。藥用太子參(或黨參)、炙黃芪、炒白術、炒山藥、茯苓、炙甘草、廣木香、紅棗。脘痞體倦苔膩者,酌加藿香、炒薏苡仁化濕健脾。

      ? 陰虛痛 

      病由陰虛不足,津液虧損,肝木失柔,胃心失養,虛火上炎,浮陽上擾所致。癥見心胸急痛,胸脘痞悶,嘈雜食少,五心煩熱,面赤升火,口干欲飲,或咽干痛,齒齦腫痛,大便干結,脈細弦數。治以益胃護陰,滋養心脈。藥用北沙參、麥冬、玉竹、白芍、當歸、綠梅花、木蝴蝶、炙甘草、枸杞子、黃連、知母、全瓜蔞等。若頭目昏暈,酌加桑葉、丹皮、菊花、白蒺藜、石決明以平肝潛陽。

      ? 陽虛痛 

      因中陽虛衰,陰寒內生,心脈攣急而痛。《金匱要略》曰:“陽微陰弦,即胸痹而痛。”臨床癥見心痛遇寒而發,或夜間易作,胸悶,心痛如絞,心悸,形寒氣短,兼見脘腹冷痛,喜溫喜按,手足欠溫,泛吐清水,大便易溏,舌淡苔白滑,脈沉細或結代。擬溫胃助陽散寒,降逆通絡止痛。常選理中湯加味。藥用干姜、白術、黨參、炙甘草、陳皮、木香、烏藥、檀香、茯苓等。若虛寒較盛,面色?白,酌加制附子;下利甚,加炮姜、肉豆蔻、訶子;反胃嘔惡者,加姜半夏、生姜。

      胃心飲痛 通痞化飲

      因嗜食肥甘,胃失和降或中陽虛衰,脾不散津,痰飲內停,痹阻心脈所致。癥見心胸憋悶,脘腹飽滿,頭昏困重,心悸氣短,舌淡苔白膩,脈弦滑或沉滑。治擬通痞化飲,祛痰導滯。常選瓜蔞薤白半夏湯加減。藥用瓜蔞、薤白、制半夏、陳皮、橘絡、茯苓、炒白術、蘇梗、厚樸、丹參、川芎、炒苡仁等。兼心痛甚,肢冷汗出,脈細結代,酌加制附片、桂枝、炙甘草以溫通心陽。

      胃心瘀痛 行瘀通絡

      常因胃心疼痛,經久不愈,久痛入絡,胃絡心脈瘀滯,胸陽不暢而致。癥見胃心疼痛或痛引內臂,痛甚如刺如絞,痛處不移,寒溫不解,胸悶短氣,脘腹痞塞,舌質黯紫或有瘀斑,舌下靜脈粗紫,脈細澀或結代,三五不調。治以活血化瘀,和胃止痛。常選失笑散合香蘇散主之。藥用蒲黃、五靈脂、丹參、益母草、紅花、川芎、香附、姜黃、澤蘭等。兼血虛,配當歸、生地、白芍、雞血藤;兼血熱,配丹皮、赤芍;兼寒象,配蘇木、川芎、桂枝溫陽活血通絡。在化瘀同時常兼用行氣通絡之品,如娑羅子、郁金、延胡索、降香等;若痛不著,可用黃芪、黨參等益氣活血。

      病案舉例

      房某某,男,時年41歲,工人。有慢性胃炎、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史。曾兩度發作上消化道出血。常感胃脘隱痛,咽痛不適。近因心情抑郁,加之奔波勞頓,致胃脘疼痛加劇,并伴有胸悶,心慌,咽中不適,舌淡苔薄白,脈細。查心電圖示:竇性心律,心率56次/分,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

      證屬胃心同病,氣陰不足而氣滯不暢。

      擬方益氣養陰,和胃寧心。

      處方:太子參10g,茯苓15g,北沙參10g,麥冬5g,玉竹15g,杏仁10g,陳皮6g,佛手10g,郁金10g,仙鶴草15g,炙甘草3g。服藥14劑,胃痛緩解,胸悶、心悸消失。隨訪半年未復發。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熟妇乱子伦XX视频|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亚洲|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人妻|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电影|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亚洲| 久在线精品视频线观看|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郑州公司| 在线中文字幕国产一区| 乱人伦无码中文视频在线| 又大又硬又爽18禁免费看|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2022| 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网址| 成人看的污污超级黄网站免费| 人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青草漫画|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 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 亚洲精品55夜色66夜色 | 国产永久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 亚州少妇无套内射激情视频| 国产情侣激情在线对白|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明星精品无码AV换脸|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洲日产国无高清码图片 | 99RE8这里有精品热视频| 最新无码国产在线视频人与 |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老熟妇|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影院| 欧洲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影视 | 久久人人爽人人人人片AV|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网不卡|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免费AV| 亚洲一二区制服无码中字| 成人无码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九九在线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三级国不卡顿|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免费| 人妻系列中文字幕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