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接受的部分,才會進入潛意識,然后以扭曲的方式表達出來。什么是扭曲的方式?比如我認為別人傷害我,里面內含著我想傷害別人,更深層次是我想傷害我自己。 一、別人傷害我,正是我想傷害別人。 一個女生來咨詢,她說我看到紋身的人或者染了黃頭發的人,我就恐懼,我知道他們不會無緣無故的攻擊我,但是每次我就是害怕,我都要離他們遠遠的,因為我怕他們突然攻擊我。這里面什么是我壓抑的部分呢?就是我看到這樣類型的人,我就想罵他們或者打他們。因為我認為他們是社會的渣子,人人得以誅之。但是我又覺得我不應該那么暴力,不應該如此討厭這種類型的人。我們把這種情況解釋成我見到這樣的人,我就想打他們,所以我要控制我的沖動。如果不控制,就怕自己失控做出傷害他人的行為。 一個女老師是一個抑郁癥患者,她說我為什么總是防御?因為跟我咨詢了很久,已經建立了信任關系,所以我就敢說話,我說你從小是一個特別任性,脾氣特別大的人。從小不高興就耍脾氣了,甚至去打人。你長大了,你學習又好,你自然知道這種行為不對。但是你又無法處理自己的脾氣,只能是硬壓制。如果不壓制,你很容易和別人起沖突。她就想起來以前和室友,和前男友因為某些事打到一起去了。她的緊張來自于她要時刻的看著自己,否則自己很容易發脾氣。 遇到這種類型的人,我總是鼓勵她去打枕頭,在自己屋子里面罵出來,打出來。你的和諧是裝出來的,所以才會生病,表達出你的本性,反而會療愈你。人們都是被自己騙了,認為自己是一個軟弱的人,認為自己是一個和誰都能相處的人。實際情況可能是自己非常強硬,自己和誰都處不來的人。這樣的真實自己不能讓別人看到,因為沒人喜歡這樣的自己,但是偽裝反而把自己搞病了。 二、別人討厭我,正是我討厭別人。 有一個雙向情感障礙患者案例,媽媽從女兒身后走,每次女兒都會問你是不是想傷害我?媽媽解釋她也不信,吃飯的時候,每次都讓媽媽先嘗嘗飯菜,因為她怕媽媽下毒。媽媽怎么解釋也沒有用,咨詢的時候,媽媽問怎么辦?我說你要反過來問,你應該說是不是你想在我背后下黑手傷害我,你是不是想在我吃的飯菜里下毒?她女兒笑了笑就不說話了,以后再也不問了。這樣的案例很多,效果也特別好。 所以我們要明白,我們總是害怕別人傷害我的時候,正是我想傷害別人,當然這里面也包含著傷害我自己。有一個女研究生,是一個雙向患者,她說我早就活夠了,但是我也不能死。那樣會讓父母難受,我也心不安。所以我總想意外死亡,比如坐火車或者飛機出意外,或者我在廣場上別人從背后捅傷我,這樣才是最完美的。但最后結果是自己害怕坐火車和坐飛機了,甚至自己在外面坐著必須要靠著墻,這樣別人就不能在背后意外傷害到自己了,這就是一個我創造了自己想傷害自己的案例。 常見的案例是別人都很討厭我,這時候我們就明白,實際上是我壓抑了我討厭別人,我不允許我討厭別人。同時還暗含著我討厭我自己,為啥我會討厭我自己呢?我覺得我自己沒有那么完美,比如我長得不漂亮,不擅長說好話。因為我討厭別人的部分,也是我討厭自己的部分。比如我討厭長得不好看的人,不會說話的人。實際上表達的結果是一樣的,我討厭所有人,我就離開了所有人。所有人都討厭我,我也會被迫離開所有人。我們撥開迷霧看到真相,當看到我是主體的時候,療愈就開始了,我們就能從里面走出來。 三、故事的背后一定隱藏著自己的動機 一個高二的男生上課的時候總是擔心爸爸媽媽出意外去世,越不讓自己想,自己越想,都影響自己上課了。咨詢的時候我們深挖發現實際上自己想要爸爸媽媽意外去世,這樣就沒人管自己了。當時他一想沒人管自己了,自己以后怎么活著?而且除了管學習之外,在生活中爸爸媽媽對自己還特別好。在現實沖突中,有一次自己失手給媽媽打倒了,他清醒過來的時候就很害怕,他說萬一我失手把媽媽打死了怎么辦?所以以后媽媽再說他的時候,他就對自己攻擊,不是撞墻,就是用利器割傷自己。 現實中不能做的就用意外來做,最后自己又擔心父母出意外自己怎么辦?所以我們要看到真相,而不是不讓自己去想,而要說出來我歡迎我有這個想法。當他說我歡迎我有這個想法的時候,大約有一個星期這種想法就消失了。我們總是阻礙我的惡意,才會讓自己變得更邪惡。當然媽媽也改變了自己的教育方式,這個男孩兒自殘也慢慢消失了。不能傷害別人,我們才傷害自己。知道真相,就能解決問題。 三清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國際催眠師,河北心理學會會員,簽約作者,老師善于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老師的心中,沒有誰是不正常的,沒有誰是病的,心變世界就變。喜歡老師的文章,可以關注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