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熟茶的世界里,既有溫潤醇厚的經(jīng)典,也藏著工藝瑕疵的陷阱。不少茶友對熟茶既感興趣又擔心踩坑,其實,只要掌握幾個關鍵點,鑒別熟茶并不難。 ![]() ◆看外形 ★干茶形態(tài):優(yōu)質熟茶的茶餅壓制緊實均勻,條索緊結、脈絡清晰。若為散茶,則葉片舒展、自然完整、無碎末裹挾。 ★色澤:正常的熟茶是均勻的褐紅或黑褐色,如陳年木色般溫潤,表面油潤有光澤,這是發(fā)酵適度、倉儲干凈的標志。若發(fā)現(xiàn)茶葉發(fā)灰、結塊松散,甚至出現(xiàn)霉斑,那大概率是存儲不當。 ★茶湯:沖泡后,品質好的熟茶茶湯紅濃透亮,通透度高,光線下能看見杯壁的光澤流轉;若是茶湯渾濁、暗淡無光,很可能是發(fā)酵工藝粗糙,或是倉儲環(huán)境潮濕導致茶性受損。 ![]() ◆聞香氣 ★干茶香:優(yōu)質熟茶干茶會散發(fā)出純正的陳香、木香,間或透著淡淡的甜香,干凈無雜。若聞到刺鼻的酸腐氣、霉味,或是類似化學藥劑的奇怪味道,那就要小心了,說明茶葉可能已經(jīng)變質,或者倉儲環(huán)境有污染。 ★沖泡后: 熱嗅時香氣濃郁而不張揚,沒有雜味;等茶湯冷卻后,冷嗅杯底,掛杯香持久且層次豐富,從濃郁到淡雅過渡自然,如余音繞梁。那些熱嗅沖鼻、冷嗅寡淡的茶,多半是發(fā)酵工藝失衡的產(chǎn)物。 ◆品滋味 優(yōu)質熟茶入口順滑,水路細膩,無明顯苦澀感。滋味醇厚飽滿,能讓口腔有充實感。咽下茶湯后,喉部溫潤舒展,回甘迅速,甜潤感從舌尖漫向喉嚨。好茶在口感上會有明顯的層次變化,如甜、滑、厚、潤等。相反,若茶湯喝起來寡淡無味,甚至有鎖喉感,或者酸、澀、麻等刺激性味道明顯,那這款茶不是原料粗劣,便是發(fā)酵失度。 ![]() ◆觀葉底 沖泡后的葉底是判斷熟茶品質的重要依據(jù)。喝完茶,先別著急清理葉底,把葉底倒入白瓷碗中觀察:優(yōu)質熟茶葉底呈均勻的紅褐色,葉片柔軟有彈性,用手輕捏不易碎,芽葉完整度高,偶見的茶梗也應粗細勻整。若葉底發(fā)黑、軟爛,還混著大量碎渣與粗梗、雜質,說明原料等級不高,或者發(fā)酵過度了。那些色澤斑駁、軟硬不均的葉底,更暴露了工藝的粗糙,或許是發(fā)酵堆溫失控,或許是翻堆不勻,茶性已失卻平衡。 ◆耐泡度 茶葉的耐泡度也是檢驗熟茶品質的關鍵。優(yōu)質熟茶耐泡度較高,通常可沖泡8-10泡仍保持基本風味;劣質的熟茶通常第三泡以后就明顯變淡。 ![]() 辨別普洱熟茶的好壞,需要從外觀、香氣、口感、葉底等多個方面綜合判斷。掌握了這些基本方法,便能在紅濃茶湯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一份溫潤。畢竟,茶的終極意義,從來都是入口時的舒適與心安。下次拿起熟茶餅時,不妨放慢動作,從觀形到察底,讓每一步感知,都帶你走近更好的茶。(關注“秋韻香舍”,共赴每一場茶事之約)。 |
|
來自: 培訓班背包 > 《茶道 瓷器 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