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周密計劃,打有準備之仗。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復習之前,應該根據這次復習的容量以及所用時間,大體制定一個復習計劃(必須實用,不搞形式,不走過場),以便在有限的時間內復習好全部內容,步步為營,扎扎實實,確保復習的質量。 二、 精心設計,打有戰術之仗。這是復習的關鍵。復習工作不同于平時的新授課,這時的課堂容量非常大,如果不對內容進行高度概括和濃縮,只會走馬觀花,水過地皮濕,流于形式。因此,教師應該對復習內容進行一定的歸納、概括,相關知識形成知識樹,串成知識網絡。有些知識可能要打破教材的順序,跨章節、跨單元。這樣才能便于學生前后聯系,從較高層面上駕馭知識,才能使學生跳出課本看所學知識,跳出知識本身去掌握知識,達到融會貫通。這也便是平時所說的變教知識為教能力。具體應該從以下方面入手:1、要精心設計教案。復習階段,往往教師沒有教案,總認為寫教案多余。其實,這時的復習重點已經不在課本知識本身,而在于這些知識之間有何關聯,應如何建構知識網絡圖,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起來條分縷析,應用起來開闔自如。這時的教案是一個去粗取精、由厚變薄、由多變少的過程。教案不但要寫,而且要下功夫寫。2、要精心設計課堂流程。復習階段,有效的利用課堂有限的時間,完成繁雜的復習任務,提高復習效率,必須設計好課堂流程。有效的課堂流程,可以使整節課既層次分明、錯落有致,精講少講,又能把知識內化到學生頭腦中,還會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學生會越來越樂學。3、要精選習題。復習階段,有的教師最輕松,他的復習計劃可以這樣概括:一課時復習一單元,同時做這一單元的檢測題。于是,習題成了這個階段的命根子、壓軸戲。這種靠多做來壓題、猜題、提高成績的題海戰術,效率極低,效果極差。為了更全面、系統地掌握、鞏固所學知識,適當的強化訓練完全有必要,但必須精選習題,否則,學生如果不加選擇的做題,做得越多越糊涂,頭腦越亂,反而不利于更好的掌握知識。當然,以上這些工作,離不開教師間的相互合作,共同商討,離不開集體備課與教研。 三、 因材施教,打耐心細致之仗。復習階段,往往課堂容量大,復習進度快。因此,這一階段,應充分顧及到各個層次的學生,讓所有學生通過復習都能有所進步。對于平日的學困生來講,就更會產生畏難、厭學情緒。應特別關注他們的復習,讓這些學生建立起必勝的信心,能學多少算多少,只要有進步就是好學生。就提高學生的整體成績而言,這部分學生恰恰就是突破口。因為他們有潛力。教師可以以各種形式,加強對他們的督導:課堂上經常提問,強化個別輔導的力度,課下經常過問他們的復習情況,鼓勵他們的點滴進步。作業的布置也可以因人而異,采取分層布置的方法,讓他們學有所得。當然,這需要教師做很多耐心細致的工作。我們應該改變往常的冷眼、諷刺與挖苦,多一份關愛,多一份鼓勵,多一份耐心與細致,相信我們的學生能行。 以上只是搞好復習的一方面。要真正做好期末復習,需要做的工作很多,比如學生的思想動員工作,家長的配合等等,在此不一一贅述。總之,只要思想重視,一心想著學生,又付之以具體行動,精益求精、善始善終,就一定會取得較優異的成績。 有的學生問:“我的成績不錯,就是現在越來越懶,學習上沒有動力” 如果你是初中,那么這是很正常的。有一段時間因為一些客觀原因會對上學有很多反感。不過說真心話,我個人認為這是很不應該的。你厭倦又如何不厭倦又如何?該上的學還是得上,該念的書終歸得念。若你不是有經商頭腦或者膽子夠大,那么還是別思考什么厭倦上學沒有動力之類的問題了。 沒有動力你可以往兩個方面想: 1.消極的。你現在沒有動力學習將來定要有動力的找工作。該來的還是會來 2.積極的。我是什么人,將來定能有一番大事業,燕雀安知鴻鴣之志?未來還長著呢。 (個人希望你往積極上想。) 各科復習意見: 語文: 若你以前語文成績不錯的話,最好針對課外訓練,爭取在作文上出彩,并適當做閱讀題目,記得一定要思考。因為語文成績好的人有時候不需要怎么歸納便可以學會一些東西,然而著終歸是少數。 反之,你最好先把古詩文背好了再說。因為考試定會考古詩文,這是顯而易見的。然后,我建議你用一種方法。語文盡管活,可是出來出去不會脫離這個大綱。你可以用猜測法。如:本學期學了說明文,那么考試定會有,那我就爭取在說明文上出彩。本學期看了哪些名著,那么定會有相關題目。你可以現在就開始坐文章主題思想概括法和人物賞析。 總之語文就是閱讀,作文的考試。建議你從2方面夾擊,定能取得好成績! 數學: 一個字,練!當然盡量做好題。不要淤泥于概念和例題中,只要你數學堅持做下去,達到了一定的思維量和熟悉度,定能取得好成績。至于這個,我也建議你分清輕重。如函數是重點,一定會考,那么就一天幾道大題的做,而實數是非重點,點到為止不要浪費很多時間。 英語: 若你讀通整本英語書,就什么都不怕了。不需要課外去積累什么詞組(若你只想應付考試的話),但是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的專項訓練是很重要的。 副科及物理化學就不說了。但是任何科目,希望你都學會站在出卷老師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更要學會思考和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