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種常見的心境障礙,可由各種原因引起,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且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臨床表現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多數病例有反復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有殘留癥狀或轉為慢性。抑郁障礙主要包括:抑郁癥、惡劣心境、腦或軀體疾病患者伴發抑郁等。 該病具有高發病、高復發、高致殘的特點,所帶來的后果就是沉重的經濟負擔。抑郁癥狀往往未引起患者、家屬及醫生的重視,大多數軀體疾病伴發的抑郁也易被忽視,而抑郁癥引發的自殺自傷和藥物、酒精依賴問題等的治療和干預率則更低。及時恰當的治療能提高抑郁癥的臨床治愈率。抑郁發作臨床以心境低落、思維遲緩、認知功能損害、意志活動減退和軀體癥狀為主。 是患者的核心癥狀。主要表現為顯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觀。患者大多數時候憂心忡忡、郁郁寡歡、愁眉苦臉、長吁短嘆,部分患者可伴有焦慮、激越癥狀。典型病例抑郁心境具有晨重夜輕節律改變的特點,即情緒低落在早晨較為嚴重,而傍晚時可有所減輕。 患者思維聯想速度緩慢,反應遲鈍,思路閉塞。臨床上可見主動言語減少,語速明顯減慢,聲音低沉,對答困難,嚴重者交流無法順利進行。 主要表現為近事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障礙,警覺性增高,抽象思維能力差,學習困難,語言流暢性差,空間知覺、眼手協調及思維靈活性等能力減退。認知功能損害導致患者社會功能障礙,而且影響患者遠期預后。 患者意志活動呈顯著持久地抑制。表現為行為緩慢,生活被動、疏懶,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圍人接觸交往。常閉門獨居、疏遠親友、回避社交。嚴重時連吃、喝、個人衛生都不顧,甚至發展為不語、不動、不食,可達木僵狀態。嚴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極自殺的觀念或行為。 主要有睡眠障礙、乏力、食欲減退、體重下降、便秘、身體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減退、陽痿、閉經等。軀體不適的主訴可涉及各臟器,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的癥狀也較常見。睡眠障礙以入睡困難最為多見,而以早醒最具有特征性。 抑郁癥的治療目標:提高抑郁癥的臨床治愈率,最大限度減少病殘率和自殺率,提髙生存質量,恢復社會功能,預防復發。 三環類抗抑郁藥是第一代環類抗抑郁藥,包括丙米嗪、阿米替林、多塞平等。 機制:該類藥物屬于非選擇性單胺攝取抑制劑,主要阻斷NE和5-HT 遞質的再攝取,從而使突觸間隙的遞質濃度增高,促進突觸傳遞功能而發揮抗抑郁作用。 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s)如苯乙肼、環苯丙胺等。 新型的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嗎氯貝胺是一種可逆性、選擇性單胺氧化酶A 抑制劑,克服了非選擇性、非可逆性MAOIs 的髙血壓危象、肝毒性及直立性低血壓等不良反應的缺點,適用于各類抑郁發作,包括非典型抑郁、惡劣心境、老年抑郁。 SSRIs 類藥物具有抗抑郁和焦慮的雙重作用,目前臨床應用的有氟西汀、帕羅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蘭及艾司西酞普蘭等。 可用于各種抑郁癥,包括輕至重度抑郁癥,雙向情感性精神障礙抑郁相等。如果選擇首選此類藥物。 SNRls 代表藥物為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SNRIs 可同時抑制5-HT 和NE 的再攝取,而對腎上腺素能受體、膽堿能受體和組胺受體無親和力。 不良反應也相應增加,如引起血壓增高。主要用于抑郁癥和廣泛性焦慮癥,対SSRI 無效的嚴重抑郁癥患者也有效。 代表性藥物為米氮平。特異性阻斷突觸后膜的5 - HT2和5- HT3 受體,故較少發生與5 - HT 相關的不良反應,如焦慮、失眠、惡心、嘔吐、頭痛和性功能障礙。 此外,米氮平還能減少快動眼( REM)睡眠,延長REM 睡眠潛伏期,改善深睡眠。因此,米氮平適用于各種抑郁癥的急性期及維持期治療,特別是治療伴有睡眠障礙或焦慮障礙的抑郁癥、伴有焦慮激越或焦慮軀體化的抑郁癥患者。 (1)貫葉金絲桃提取物是從草藥(貫葉金絲桃,圣約翰草)中提取的一種天然藥物。 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是治療抑郁癥的第一步,耐心傾聽,接受患者的癥狀和主訴,而不是簡單地給予鼓勵。 向患者解釋抑郁如何造成各種軀體癥狀和不適,抑郁癥的普遍性和可治性,治療方式的選擇和預后。 根據患者病情和意愿綜合考慮。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藥物與心理聯合治療等。 用于有心理治療意愿的輕-中度抑郁患者,或與藥物治療合用。常用方法:認知—行為療法,人際關系治療,問題解決法。 對于重度或精神病性抑郁,有嚴重消極自殺企圖的患者及使用抗抑郁藥治療無效的抑郁癥患者可采用電休克治療。見效快、療效好。電休克治療后仍需用藥物維持治療。 有氧運動可以改善情緒、減輕焦慮,增進飲食、睡眠、性興趣、性功能和自尊,改善抑郁狀態,提升患者的自尊心,改善記憶和判斷力。 (1)抗抑郁藥物是當前治療各種抑郁癥的主要藥物。 (3)劑量逐步遞增,盡可能采用最小有效劑量,使不良反應減至最小,以提高服藥依從性。小劑量療效不佳時,根據不良反應和耐受情況,增至足量(藥物有效劑量的上限)和足夠長的療程(>4~6周);如仍無效,可考慮換藥,改用同類其他藥物或作用機制不同的另一類藥物。應注意氟西汀需停藥5周才能換用MAOIs,其他SSRIs需停藥2周再換用MAOIs。MAOIs停2周后才能換用SSRIs。 (4)應盡可能單一用藥,應足量、足療程治療;一般不主張聯用兩種以上抗抑郁藥。 (5)對抑郁癥應實施全程治療,急性期治療至少3個月;復發病例在鞏固期后視復發次數和頻度還應進行1~5年的維持期治療。 (6)藥物治療前向患者及家人闡明藥物性質、作用和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及對策,爭取他們的主動配合,能遵醫矚按時按量服藥;治療期間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和不良反應并及時處理;積極治療與抑郁共病的焦慮障礙、軀體疾病、物質依賴等。 (7)各種抗抑郁藥均不宜與MAOIs類藥物聯合使用。 (8)5-羥色胺綜合征主要發生在SSRIs與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合用時,由于SSRIs抑制5-HT再攝取,單胺氧化酶抑制劑抑制5-HT降解,兩者對5-HT系統具有激動作用,合用可出現腹痛、腹瀉、出汗、發熱、心動過速、血壓升高、意識改變(瞻妄)、肌陣攣、動作增多、激惹、敵對和情緒改變;嚴重者可導致高熱、休克、甚至死亡。 (9)大多數抗抑郁藥通過肝臟細胞色素P450酶降解代謝。 (10)SSRI可通過乳汁分泌而影響嬰兒,對妊娠或準備懷孕的婦女及哺乳期婦女慎用;對重度腎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11)SSRIs停藥后出現戒斷癥狀順序依次為:氟伏沙明和帕羅西汀>西酞普蘭>舍曲林>氟西汀。藥物使用時間越長,藥物的半衰期越短,越容易發生戒斷反應;戒斷反應常被誤判為癥狀復發,適當放慢減藥速度可以減少戒斷反應。 抑郁癥患者常有消極悲觀厭世觀念,有意或誤服過量的抗抑郁藥中毒自殺時有發生,以TCAs過量中毒危害最大;TCAs中毒主要表現為神經、心血管和外周抗膽堿能癥狀(阿托品中毒癥狀)、昏迷、痙攣發作、心律失常等,一次吞服2.5g即可致死;治療中應提高警惕,及早發現和積極治療。 (1)抗抑郁藥物多數需要至少2周才會有顯著的情緒反應,12周后才會有完整的治療效果。 (3)應避免與酒精或其他能引起嗜睡作用的藥物合用。 (4)患者及家人要警惕患者出現行為異常、病情惡化或自殺傾向。一旦出現,應立即通知醫生。 (5)由于存在癥狀反彈和戒斷綜合征的風險,這類藥物不能突然停止使用。請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用藥。 (6)在單胺氧化酶使用的14天內不能使用抗抑郁藥物。另外,多種抗抑郁藥物同時使用時,會增加5-羥色胺綜合征發作的風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