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劉裕能滅亡后秦之事,北魏和大夏的赫連勃勃,都并不奇怪。這些明眼人都看出,后秦內憂外患不斷,姚泓能力又不足,所以,絕不是劉裕的對手。不過,他們也并沒有太擔心,因為他們同樣斷定,劉裕必然不會在長安久留。劉裕的根本,還是在江南,滅亡后秦之后,劉裕必然南歸。所以,在劉裕和后秦大戰的時候,除了北魏派出部分騷擾的兵馬之外,赫連勃勃一直厲兵秣馬,虎視眈眈,但一直只是關注,并沒有趁機派出人馬參戰,甚至連搗亂都沒有。赫連勃勃早就將目光放在了劉裕南歸之后,自己再輕松占據關中之地上。至于劉裕有可能留下來鎮守長安的將領?只要劉裕不在,其他人,草芥而已,不足掛齒。 所以,得知劉裕離開長安,返回江南的消息,赫連勃勃當即點兵派將。他派自己的嫡長子赫連璝都督前鋒諸軍事,率兩萬騎兵為先鋒,殺奔長安,派自己的另一個兒子,前將軍赫連昌,率軍攻占潼關,派自己的心腹將領王買德為撫軍右長史,攻占青泥,赫連勃勃自領大軍隨后進擊。 敵軍大舉進攻的關鍵時刻,留守關中的晉軍將領之間,又起了內亂。 沈田子和王鎮惡二人之間,關系一直非常惡劣。平日里有劉裕在上面震懾著,二位都不敢動手,現在劉裕離開,劉義真小孩子一個,根本壓制不住這二位,因而,沈田子率先出手,假傳劉裕的命令,以背叛東晉朝廷的借口,將王鎮惡斬殺。 隨后,沈田子跑到劉義真處,來個惡人告黑狀,污蔑王鎮惡準備謀反,希望以這個借口,糊弄過去,被劉義真身邊的長史王脩識破,以擅自誅殺大將的罪名,將沈田子也給殺了。 好在傅弘之也是一位能征慣戰的將軍,沒太受自己一方內斗的影響,拼死力戰下,暫時打退了大夏軍的進攻。 就在長安局勢稍稍緩和不到半年的時間后,418年六月,年幼無知的劉義真聽信讒言,殺掉了自己最貼心的謀臣王脩,使得關中一帶留守的晉軍將領更加人心惶惶。赫連勃勃趁機率大軍再次進攻。劉義真貪生怕死,將關中一帶所有大軍全部召入長安死守,放棄了自己和大夏之間所有郡縣。赫連勃勃占據咸陽,隨時準備進攻長安。 劉裕見關中形勢危急,擔心兒子劉義真的安全,于是任命朱齡石為都督關中諸軍事、右將軍、雍州刺史,代替劉義真鎮守長安,讓劉義真返回江南。 劉裕囑咐朱齡石,你只要一到長安,立刻讓我兒子輕裝快馬,迅速離開,不然有可能就回不來了。當然,最后劉裕也囑咐朱齡石,如果形勢真的危急,長安城守不住的話,你也見機行事,和劉義真一起回來也行。 隨后,劉裕又命令朱超石慰問黃河、洛水一帶的駐軍,安定一下軍心,同時做好防范敵軍進攻的準備。 十一月,朱齡石到達長安,向劉義真傳達了劉裕的指令。 沒想到,小小年紀的劉義真,卻非常貪婪,如此緊張時刻,并沒有立刻快馬返回江南,而是放縱自己麾下將士,在長安城內外,大肆劫掠一番后,才帶著大車小輛,向江南進發。 按照劉義真的心思,反正長安城也要被敵軍占據了,不搶白不搶。 當然,因為搶的東西太多了,所有車輛都裝得滿滿當當,所以,劉義真撤退的隊伍,行進速度非常緩慢。 赫連勃勃得知消息,率領三萬大軍隨后追殺劉義真。 建威將軍傅弘之建議劉義真,主公劉裕讓你快馬疾行,你卻帶著這么多輜重,一天走不了十里路,敵人追兵在后面追得又非常急。照這么走下去,必然被敵人追上,那就危險了。現在應該立刻丟棄車輛,輕裝前進,以最快的速度返回江南。 可是,貪婪的劉義真根本不聽,舍不得丟掉這些金銀財寶。要知道,這可是辛辛苦苦搶來的,哪能說丟就丟啊。 不久,大夏軍追到。傅弘之等人率軍拼力死戰,邊打邊撤,掩護劉義真逃走。 雙方激戰數天,傅弘之等人終因寡不敵眾,被大夏軍生擒,不降而死。 眼見敵軍大隊人馬鋪天蓋地殺來,劉義真終于顧不上那些金銀財寶了,騎著馬跑在最前面,又趁著夜色,藏入草叢中,總算躲過了大夏軍的搜索,后來被參軍段宏找到,背著他逃離險境,返回江南。 隨后,赫連勃勃率軍進攻長安。 長安百姓因為劉義真臨走時的大肆劫掠,早就恨透了晉軍,趁機發動,驅逐朱超石。朱超石無奈之下,火燒長安城中的皇宮,然后率領殘兵敗將逃奔潼關。大夏軍隨后追趕。 在曹公壘處,雙方大軍再次展開激戰。大夏軍攻克曹公壘,朱超石、朱齡石兄弟都戰死于此。晉軍死傷慘重。 真的是一將無謀累死三軍啊。朱超石、朱齡石、傅弘之,這些在劉裕麾下縱橫疆場,攻無不取戰無不勝的大將,因為劉義真的貪婪無能,枉死于此,實在是可惜了。 好在,在余下的晉軍將士的苦戰之下,阻擋住了大夏軍進攻的勢頭,守住了潼關以東的部分關中之地,以及包括洛陽在內的中原部分地區,總算是沒有將這次北伐的戰果全部丟失。 赫連勃勃借助這次大獲全勝,占據長安,聲威大漲的機會,正式登基稱帝。 按說因為劉義真的緣故,導致如此慘敗,劉義真死有余辜。但怎么說也是自己的兒子,劉裕無論如何下不去手,因而,只是輕描淡寫地將劉義真的一大串官職去掉,降為建威將軍,草草了事。 順便說一句,劉裕的長子劉義符為人也不怎么樣,一副吃喝玩樂的二世祖模樣。 看來,劉裕一代豪杰,在教育兒子方面,卻很成問題。也難怪,劉裕拼搏大半生,掌權時,已經是四十幾歲,之后才有了兒子。雖然眾多的妻子,在數年間給他生了七個兒子,但老來得子,難免嬌慣,所以,這些兒子們胡作非為是正常,能不能成才,能不能成長為合格的繼承人,只能憑運氣了。 也正因為如此,埋下了劉裕死后不到兩年,宋國就發生廢立皇帝之亂的隱患。 如果您覺得本篇文章尚有可觀之處, 作者簡介:李永田,從事中國傳統文化普及、教育、創作及出版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中國傳統文化類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國古文鑒賞》、《中國歷代散文名篇鑒賞》、《國學經典》(詩、詞、曲、賦四冊)、《唐宋名家詩詞賞讀》(全十二冊)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