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無論男女老少,生活都離不開水。 廖大媽便是個對待飲水十分注重的人,平常一定要喝燒開后干凈的自來水,這樣生活了六十幾年也沒覺得有什么問題。 直到有一天,廖大媽在朋友圈刷到了一篇文章,文章宣稱長期喝自來水會導致重金屬堆積,還會致癌,廖大媽看完后心里十分惶恐,于是打電話跟女兒求證,結果女兒也說要少吃自來水,說自來水不干凈。 廖大媽回想自己已經吃了多年的自來水,煮飯用自來水,平常喝的也是燒開的自來水,所以十分擔心。相信不少人都有過廖大媽同樣的顧慮,那么自來水不能喝的傳言究竟是真還是假?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真相。 ![]() 燒開的自來水能長期喝嗎?這些說法不知道你聽過幾遍關于自來水不健康,會致癌會傷腎的文章,小妙也看到了許多,似乎自來水一夜間成為了疾病的“罪魁禍首”,而水作為我們的生活必需品又不可或缺。今天小妙就常見的2個關于自來水的謠言來進行解釋。 · 自來水含氯,用來做飯會致癌?關于自來水爭議最大的一個點,便是自來水含氯,吃多了會致癌。 首先,關于自來水含氯這件事我們不做否定。在沒有進行處理的自來水中,存在著很多病菌,因此為了確保飲水的安全,自來水廠會在生產的過程中加氯進行消毒。氯使用不當,確實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但是我國對自來水中的余氯含量有著嚴格的控制,一般要控制在0.05-4mg/L,因此不會對健康造成什么危害。 此外,關于氯會包裹在食物上,這樣的觀念也屬于無稽之談。在蒸煮食物的過程中,氯會分解成氯會分解成氯離子、氯酸根和氧氣,前兩者不會蒸發(fā),后者也不會影響健康,因此根本不可能形成包裹物,把“毒素“蓋在食物上。 所以用自來水做飯很安全,并不會致癌。 ![]() · 自來水含重金屬,吃多了會傷腎?很多時候我們燒水的時候,可以看到底部存在水垢,很多人便認為睡眠有雜質,而水又要經過腎臟來進行處理,因此自來水喝多了會傷腎。 實際上,所謂的水垢是自來水中的礦物質,例如鈣、鎂等等。常溫下,這些礦物質會在水中溶解,加熱后生成碳酸鈣,形成水垢。但是碳酸鈣是會被胃酸分解成鈣離子,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 因此燒開的自來水可以長期喝,并不會對身體造成什么傷害,更加不會傷腎。 ![]() 白開水、礦泉水、純凈水,有何區(qū)別?除了自來水外,我們常喝的水大致有3種,分別是白開水、礦泉水、純凈水。那么,它們有什么區(qū)別,哪種更加健康呢? 首先,白開水顧名思義是燒開的自來水,一般指經高溫煮沸后溫度冷卻到20°C~25°C的水。說白了,白開水就是沒有經過復雜程序過濾、亦或者添加其他物質的水而已。 礦泉水是從地下深處直接提取、沒有任何污染的水,并且礦泉水含有礦物質、微量元素等成分。一般情況下,礦泉水的動態(tài)指標在天然周期范圍內波動不大,如化學成分、水溫、流量等。純凈水從字面上理解指不含任何礦物質或雜質,經過加工形成直接飲用的水。 不少人糾結喝哪種水最有利于健康,有人提倡喝礦泉水,認為礦泉水含有礦物質等微量元素,其實白開水和純凈水就是最好的,身體微量元素的補充主要是通過食物來進行補充,喝礦泉水補充微量元素微乎其微。 ![]() 這樣喝水最健康很多人認為喝水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但其實喝水也有一定講究。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薦,成年人如果一天不出汗,建議飲用1200ml水,出汗較多時可以在1200ml水的基礎上適當增加水量,或補充富含水分的蔬菜水果。 此外早晨起床后建議空腹飲用一杯水,這樣可以補充代謝掉的水分,有利于腸胃蠕動,防止便秘,促進血液循環(huán)。平常盡量飲用溫水,避免過高水溫對食道產生危害或過低水溫造成腸胃不適。此外不要等到口渴再喝水,要有意識每隔一段時間補充水分,形成少飲多次的習慣。 ![]() 身體有這4個表現,說明嚴重缺水了除了要健康喝水、正確喝水,我們還要注意身體4個表現,避免嚴重缺水對身體造成危害。 1、 口渴 口渴是身體缺水最直接表現之一,渴覺中樞位于人體中的下丘腦,作為感受器可以敏感察覺鈉離子的濃度變化。一旦人體感覺到口渴,便說明體內的晶體滲透壓較高,血漿濃度濃縮,身體處于嚴重缺水狀態(tài)。當然,口渴還可能是某些病癥導致的,例如腺體分泌障礙、糖尿病、垂體病變等。 2、 尿液偏黃 尿液的正常顏色是淡黃色,如果身體缺水,腎臟便會回收尿液中的水分,尿液濃度隨之增加,導致尿液顏色偏黃色。 3、 無端感到煩躁、焦慮和憂郁 體內缺水容易引起尿液不足,身體為了處理代謝產生的毒性垃圾,只能將核心物質當做抗氧化物質來中和肝臟產生的毒性垃圾,于是大腦前額便通過煩躁、焦慮和憂郁等情緒向身體發(fā)出信號,提醒人體補充水分。 4、頭暈 引起頭暈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缺水是主要原因之一。人體的血液94%是水分,水分不足容易導致血壓下降,隨之減少大腦的血液量補充,引起腦缺血癥狀,常見癥狀有突然站立感到頭暈目眩。 為了身體的健康,大家最好飲用干凈水,并養(yǎng)成多喝水、主動喝水的習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