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鄴城遺址簡介:遺址位于河北邯鄲市臨漳縣,是曹魏、后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都城遺址。是中國古代都城規劃肇始地,在中國古代都城建設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意義。臨漳古時稱鄴,相傳為黃帝后裔顓頊帝孫女女修的兒子大鄴的封地;春秋齊桓公時期始筑,距今已有2700多年歷史,戰國時期魏文侯定為陪都,也是西門豹投巫治鄴之地。東漢末年,曹操居鄴,興霸業、筑銅雀三臺,為曹魏建立奠定基業。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封魏王后營建的國都建鄴北城,曹丕代漢移都洛陽后,以此為北都。同時為建安文學發祥地、中軸對稱都城建設規劃肇始之地。西晉為避愍帝司馬鄴諱,將鄴城易名“臨漳”,因北臨漳河而得名。鄴城有“三國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譽,具有重大歷史、文化、藝術、科學價值,是南北民族融合、多元文化碰撞舞臺,其歷史定位高度契合“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主題。 建安文學(建安風骨):是指中國古代建安時期的文學。由于其時正是漢獻帝建安年代,故后世稱為建安文學,也稱建安風骨。代表人物是“三曹”和“七子”,以三曹為核心。 建安七子:指的是漢建安年間(196—220年)七位文學家的合稱,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劉楨。 三臺:指三國時期曹操擊敗袁紹后營建鄴都,修建了銅雀、金虎、冰井三臺,即史書中之“鄴三臺”,是建安文學的發祥地。 (七子塔) 摘錄部分相關詩詞: 宴詞 王之渙(唐代) 長堤春水綠悠悠, 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聽聲聲催去棹, 桃溪淺處不勝舟。 銅雀妓二首 王勃(唐代) 金鳳鄰銅雀,漳河望鄴城。 君王無處所,臺榭若平生。 舞席紛何就,歌梁儼未傾。 西陵松槚冷,誰見綺羅情。 妾本深宮妓,層城閉九重。 君王梁愛盡,歌舞為誰容。 錦衾不復襞,羅衣誰再縫。 高臺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送崔押衙相州(頃任內黃令) 韋應物(唐代) 禮樂儒家子,英豪燕趙風。 驅雞嘗理邑,走馬卻從戎。 白刃千夫辟,黃金四海同。 嫖姚恩顧下,諸將指揮中。 別路憐芳草,歸心伴塞鴻。 鄴城新騎滿,魏帝舊臺空。 望闕應懷戀,遭時貴立功。 萬方如已靜,何處欲輸忠。 觀兵 杜甫 (唐代) 北庭送壯士,貔虎數尤多。 精銳舊無敵,邊隅今若何。 妖氛擁白馬,元帥待雕戈。 莫守鄴城下,斬鯨遼海波。 登古鄴城 岑參 (唐代) 下馬登鄴城,城空復何見。 東風吹野火,暮入飛云殿。 城隅南對望陵臺, 漳水東流不復回。 武帝宮中人去盡, 年年春色為誰來。 七律·鄴城 鄭板橋(清) 劃破寒云漳水流, 殘星畫角動誰樓。 孤城旭日牛羊出, 萬里新霜草木秋。 銅雀荒涼遺瓦在, 西陵風雨石人愁。 分香一夕雄心盡, 碑板仍題漢徹侯。 個人習作: 五律·鄴城記 城中添暮色,老樹伴漳河。 萬古三臺秀,千秋七子歌。 西門曾治水,大魏逐風波。 歲月隨時去,幾朝故事多。 曲度式九言絕律·古鄴城記 幾朝古昔功名今尚議, 浩浩漳河乍暖村煙翠。 七子佳文寂寞遠流長, 三臺勝境巍峨懷舊地。 風吹玉砌尋青史故蹤, 日照寒堂探妙詩遺事。 歲月如飛幻滅夕陽中, 人生濁酒千杯吾自醉。 曲變式八言絕 ·游鄴城記 一朝銅雀笑談悲喜, 千古鄴城風流雅士。 多少舊塵湮滅遠飛, 建安文韻秀奇青史。 七絕·驚蟄踏青 閑來驚蟄臨漳水, 銅雀未登空望臺。 垂柳湖心七子塔, 欲詩扮雅卻無才。 詩詞小知識——絕句 絕句起源于漢魏六朝的樂府短章,其名稱可能來自六朝文人的“聯句”。絕句一般四句,五言絕句是二十個字,七言絕句是二十八個字; 絕句只需二、四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絕句分為律絕和古絕,其中律絕有嚴格的格律要求。古絕是和律絕對立的一種絕句,雖然押韻,而相對來說平仄較為自由,或者可以說是有些詩人不愿受格律約束而創作的。在律絕盛行以后,古絕仍然被沿用發展下來。古絕五言特多,而七言非常之少。 編后語: 筆者是一個近體詩詞愛好者,現為河北省詩詞協會和邯鄲市詩詞楹聯協會會員。發表作品旨在交流學習,歡迎同為詩詞愛好者的老師詩友指導點評! 聲明:詩詞習作和書法為筆者自己書寫。部分圖片和音樂采之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