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RI圖像的對比是依賴弛豫時間差異。 2.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正常為11~14s。 3.常伴有轉移性膿腫金黃色葡萄球菌。 4.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病變主要位于鼓室。 5.骨盆骨折最危險的并發癥為骨盆腔內出血。 6.深靜脈血栓最常見于下肢深靜脈。 7.佝僂病病因中,“母親妊娠后期維生素D營養不足”屬于圍生期維生素D不足。 8.臂叢的組成是頸5~胸1。 9.患者,男,38歲,工作中不慎被利器切傷前臂尺側,傷口愈合后出現第4、5指的掌指關節過伸、指間關節屈曲,最有可能的診斷是尺神經損傷。 10.頸胸段脊柱最易受損傷的部位是C5~7. 11.中央型巨大突出者表現是會陰部麻木、雙下肢坐骨神經疼痛。 12.最重要的腦卒中危險因素是高血壓。 13 帶狀皰疹表現為胸部一側見多片群集丘皰疹。 14.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癥最重要的表現是直腿抬高加強試驗陽性。 15.治療變異型心絞痛最有效的藥物是硝苯地平。 16.對帕金森病最具有診斷意義的是肌張力增高。 17.空腹血糖濃度在6~7mmol/L之間,而又有糖尿病癥狀時宜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 18.燒傷分度中,“皮膚僅出現紅斑,一般1周內痊愈,不留瘢痕”屬于1度燒傷。 19.X線成像的基礎穿透性。 20.屬于穩定型心絞痛的是近半年常因勞累而引起心絞痛,但疼痛程度和每次持續的時間一樣,休息后可迅速緩解。 21.肱骨外科頸骨折的部位是肱骨大、小結節移行為肱骨干的交界處。 22.變形桿菌感染膿液的特點為特殊的惡臭。 23.右心衰竭體循環淤血的表現為肝頸靜脈反流征陽性。 24.有卒中傾向、尚無卒中病史的個體預防腦卒中的發生屬于腦卒中一級預防。 25.屬于閉合性損傷的是扭傷。 26.慢性宮頸炎病理表現中,“充血水腫、間質增生”屬干宮頸肥大。 27.患者出現下肢呈屈曲、內收、內旋畸形并有彈性固定,應考慮髖關節后脫位。 28.小兒急性喉炎最危險的癥狀喉水腫呼吸道梗阻。 29.強直性脊柱炎常見發病部位以中軸關節慢性炎癥為主。 30.原發性非外傷性腦實質內出血的是腦出血。 31.在磁共振基本原理中,“在磁共振現象中,終止射頻脈沖后,質子將恢復到原來的平衡狀態”屬于弛豫。 32.肩周炎的主要臨床表現為肩關節疼痛,以鈍痛為主;肩關節活動受限,以外展、前屈、外旋和內旋受限為主。 33.治療癲癇持續狀態的首選藥是地西泮。 34.腕管綜合征卡壓的神經是正中神經。 35.中性粒細胞增多,最常見的原因是急性感染和化膿性炎癥。 36.按九分法,會陰部占體表面積的1%。 37.薄層CT掃描是指層厚小于5mm的掃描。 38.顯性脊柱裂均需手術治療,手術時機選擇在出生后1~3個月。 39.APTT延長可見于凝血因子VIII、IX、XI缺乏。 40.癰多個相鄰的毛囊及其所屬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 41.脊髓損傷后原發性功能障礙為肌肉癱瘓。 42.常見于刀傷或槍傷,損傷同側肢體本體感覺和運動喪失,對側溫痛覺喪失半切綜合征。 43.佝僂病病理生理中,“長期維生素D缺乏,可導致腸道吸收鈣、磷減少和低鈣血癥”屬于腸道吸收鈣、磷減少。 44.急性扁桃體炎的診斷依據為起病急、惡寒、高熱,咽痛明顯,吞咽時尤甚。 45.腦出血患者首選檢查為頭CT。 46.患者,男,28歲。多飲、多尿3個月,體重下降,血糖15mmol/L。為鑒別1型和2型糖尿病,最有意義的指標是胰島細胞抗體。 47.主要累及四肢中、小動脈和靜脈血栓性閉塞性脈管炎。 48.患者,男,26歲。2天前彎腰持重時感腰痛,后遂感疼痛向右下肢放散,行走時右下肢麻木。最可能的診斷是腰椎間盤突出。 49.輕型2型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治療措施是有氧訓練。 50.已發生卒中或有TIA病史的個體預防腦卒中復發屬于腦卒中二級預防。 51.潰瘍性結腸炎的大便特點為黏液膿血便。 52.手術應激狀態時糖尿病的治療胰島素治療。 53.慢性淚囊炎的主要癥狀是淚溢,流膿。 54.皮下、筋膜、肌間隙急性彌漫性化膿性感染蜂窩織炎。 55.燒傷感染防治的最主要措施為盡快處理創面。 56.放射線泄漏損傷輻射燒傷。 57.2型糖尿病每周的運動強度至少為150分鐘的中等(40%~60%VO2max)至高強度(>60%VOmax)有氧運動。 58.常見部位的骨性關節炎中,“關節腫脹明顯,由于骨質增生引起。活動時可有摩擦感或聽到摩擦音。浮髕試驗可為陽性”屬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59.顳下頜關節區疼痛、關節彈響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 60.急性膀胱炎抗生素用藥劑量要足、時間要長,通常應用至癥狀消退、尿常規正常后繼續使用1至2周。 61.肉眼血尿指的是每升尿液中含血量達到或超過1ml,尿液呈淡紅色,外觀渾濁。 62.白細胞與中性粒細胞增高,最考慮感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