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梅,是一位在國企工作多年的財務主管,今年剛過五十。日子過得平穩安逸,但前些日子,她在家里整理舊衣服時,意外翻出了一張早已被遺忘的體檢卡。原來是兩年前單位組織的體檢卡,她一直沒時間去,眼看著快過期了,劉小梅心想,反正最近身體有些疲乏,就趁這個機會去查查。 在醫院做完一系列檢查后,醫生突然嚴肅地告訴她,她的心臟可能有問題,而這可能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疾病之一——心血管疾病。 醫生見她臉色不太好,便安慰道:“劉女士,不要太緊張,不過你的情況需要引起重視。你知道嗎?心血管疾病是世界上致死率最高的病,每年全球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數多達數百萬。事實上,心血管疾病是一種被稱為'無聲殺手’的病,因為它往往在癥狀不明顯的情況下突然發作,甚至導致猝死。”
劉小梅愣住了,她怎么也沒想到,自己一向健康的心臟竟然會有問題。 醫生繼續解釋道:“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臟病和中風,尤其是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它們的致死率極高。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每年有近1800萬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總死亡人數的31%。而在中國,心血管疾病也是主要的致死原因,特別是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會顯著增加。” 醫生還提到一位曾經的病人,那人平時也沒覺得有什么特別不適,只是偶爾感到胸悶,但從不在意。直到有一天,他在晨跑時突然倒地不起,最終因心肌梗死離世。這樣的例子在醫院里并不少見,許多人直到最后一刻都不知道自己心臟出了問題。 “你得了解一下,心血管疾病雖然可怕,但不是唯一讓醫生感到棘手的疾病。”醫生接著說,“事實上,還有幾種病,也是連醫生都束手無策的。” 第一種:癌癥,特別是晚期癌癥“癌癥,尤其是晚期癌癥,往往讓醫生感到無能為力。”醫生的語氣變得更加嚴肅,“癌癥的種類繁多,不同的癌癥類型致死率差異很大,比如肺癌、肝癌、胰腺癌等,都是致死率非常高的類型。癌癥的恐怖之處在于,它往往在早期沒有明顯癥狀,等到發現時,已經是晚期了,治療難度極大。” 醫生舉例說:“曾經有一位中年女性,身體一向健康,從不覺得有任何不適。直到她偶然感到腹部疼痛去醫院檢查,才被診斷為晚期胰腺癌。這個時候,癌細胞已經擴散,手術、化療效果甚微,最終只能采取姑息治療。” 癌癥的早期篩查非常重要,但即便如此,一些隱匿性強的癌癥仍難以在早期被發現。醫生特別提到,像胰腺癌,通常在被發現時已經很難進行根治性手術,而即使是早期發現的癌癥,治療過程也異常復雜和漫長,給患者和家庭帶來巨大的心理和經濟負擔。 第二種: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癡呆癥)“第二種讓醫生無能為力的病,是阿爾茨海默病,也就是老年癡呆癥。”醫生繼續說,“這種病不僅是患者的痛苦,也是整個家庭的巨大負擔。阿爾茨海默病的可怕之處在于,它會逐漸剝奪患者的記憶、思維能力和獨立生活的能力。更糟糕的是,這種病目前沒有有效的治愈方法,只能通過藥物和護理來延緩病情的發展。” 劉小梅聽得心頭一緊,想起自己的鄰居,那個年過七十的老大爺,前些年還精神抖擻地在社區里打拳、遛鳥,如今卻連自己的兒女都認不全了。這讓她不禁感慨,歲月無情,身體健康真的太重要了。 醫生繼續道:“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顯著增加,特別是在85歲以上的老人中,幾乎每三個人里就有一個患有這種疾病。雖然現在有些藥物可以減緩病情,但效果有限,而且無法逆轉已經損失的認知功能。” 第三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醫生接著說道:“第三種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這是一種逐漸加重的肺部疾病,主要由長期吸煙引起。COPD患者常常伴有持續的咳嗽、呼吸困難和慢性支氣管炎。雖然這種病的進程緩慢,但它會逐漸侵蝕患者的肺功能,最終導致呼吸衰竭,令人痛苦不堪。” 他舉了個例子:“有一位老先生,年輕時是個重度煙民,到了老年時,出現了COPD的典型癥狀——咳嗽、痰多、呼吸困難。起初他并不在意,以為只是老年人常見的'老慢支’,直到有一天突然呼吸困難,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COPD的可怕之處在于,它無法治愈,只能通過藥物來緩解癥狀,但患者的生活質量會逐漸下降,最終可能需要依賴氧氣機來維持呼吸。” 劉小梅不由得慶幸,自己年輕時并沒有吸煙的習慣,但她也知道,空氣污染和二手煙暴露也是COPD的高危因素,這讓她對呼吸健康有了更多的警覺。 第四種:糖尿病及其并發癥醫生最后提到:“第四種病是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這種病看似'溫和’,但實際上,它的并發癥非常致命。糖尿病的可怕之處在于它對全身各個系統的侵蝕,從眼睛、腎臟到心臟、血管,都可能受到影響,導致失明、腎衰竭、心臟病發作,甚至截肢。” 他解釋道:“糖尿病的并發癥多種多樣,比如糖尿病足,患者的腳部血液循環不暢,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現潰瘍,嚴重的甚至需要截肢。此外,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比普通人高出兩倍。許多糖尿病患者最后并不是因為血糖本身的問題去世,而是死于這些并發癥。” 劉小梅想到自己有時吃得多,體重也在逐年增加,心中一陣擔憂。她向醫生詢問如何預防這些可怕的疾病。 醫生耐心地回答:“預防這些疾病的關鍵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體檢,早發現早治療。比如,控制飲食、堅持運動、戒煙限酒、控制血糖血壓等,都是非常有效的預防措施。” 劉小梅點點頭,心里暗下決心,以后一定要多注意健康,不能讓這些'無聲殺手’悄悄靠近自己。 就在她準備離開診室的時候,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醫生,既然這些病這么可怕,有沒有什么方法能及早發現,避免最壞的結果?” 醫生微微一笑,回答道:“早期篩查和健康監測是關鍵,尤其是對于有家族病史或高風險因素的人群。比如,定期做心臟檢查、癌癥篩查、肺功能測試和血糖監測,可以幫助我們及時發現問題,提前干預。記住,健康是一點一滴積累的,只有未雨綢繆,才能真正遠離這些致命疾病。” 對此,您有什么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1]邊漫漫.基于多學科協作的護理干預對慢阻肺患者呼吸困難指數及心理狀態的影響,黑龍江醫藥科學,2024-08-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