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巨子生物發布了2024年度業績公告。財報顯示,巨子生物報告期內實現營收55.39億元,同比增長57.2%;實現歸屬凈利潤20.62億元,同比增長42.1%。公司毛利率高達82.09%,凈利率為37.22%。 分產品類別來看,2024年巨子生物功效性護膚品總收入為43.02億元,占營收的比重從上年的75.1%提升至77.7%,醫用敷料業務收入為12.18億元,占營收的比重從上年的24.4%下降至22.0%。 依靠著優秀的業績,巨子生物的股價在3月26日出現3.03%的漲幅。截至4月1日,巨子生物的股價為72.25港元/股,市值為742.2億元。 然而,業績高漲的背后,巨子生物潛在的危機也引發了外界的關注。 1億研發收入能否維持住大單品優勢? 從品牌來看,巨子生物主要依靠可復美拉動業績,數據顯示,2024年可復美實現銷售收入45.42億元,同比增長62.9%,占總營收的比重從上年的79.1%上升至82.0%。 據了解,巨子生物在醫美市場安身立命的根本源自2000年西北大學范代娣的科研團隊的一項科研成果,即通過將人體膠原蛋白的基因片段植入大廠柑橘體內,借助發酵技術量產膠原蛋白。這項技術不僅成本低、周期短,還能避免動物源疾病或排異反應等安全隱患。 截至2024年末,巨子生物的重組膠原蛋白年產能為10.88噸,擁有188項在研項目,已獲授權及申請中專利為167項,其中報告期內新增74項。 然而,巨子生物卻呈現出重營銷、輕研發的費用結構。財報顯示,2024年巨子生物的研發費用為1.07億元,研發費用率僅為1.9%,在上市可比同行中也屬于偏低的一檔。而巨子生物的銷售費用卻高達20.08億元,銷售費用率為36.25%。 事實上,巨子生物所依賴的可復美大單品已經出現了增速下滑的趨勢。2021年至2023年,可復美銷售收入增速約為113%、79.5%、73%,2024年可復美銷售收入進一步跌破了70%。盡管這一增速依然非常高,但是巨子生物僅依靠這一大單品并不能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 外部競爭已經在威脅巨子生物的市場地位。2024年8月,杭州美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對外宣稱能將Ⅲ型重組膠原蛋白成本價格由8萬元/公斤降至1萬元/公斤。該公司亦宣布已完成天使輪融資,若產品開始量產,可能會對巨子生物造成沖擊。 另一邊,巨子生物曾對外宣稱兩款Ⅲ類重組膠原針劑預計2024年二季度獲批,以期讓重組膠原產品向填充劑發展,但是至今仍無下文。而錦波生物兩款Ⅲ類膠原針劑早已獲批,江蘇吳中“嬰芙源”已經上市,昊海生科交聯膠原進入注冊檢驗。巨子生物產品矩陣建設的步伐也已經落后于同行。 營銷模式轉型侵蝕凈利潤 巨子生物也在面臨銷售模式轉型的陣痛。 據了解,巨子生物早期依賴經銷商模式。上市前,巨子生物最大經銷商為西安創客村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2019年2020年,西安創客村為巨子生物貢獻的營收比重分別為52.2%、49.3%。 據了解,西安創客村通過自建移動社交平臺“創客云商”銷售巨子生物旗下以可麗金為主的產品,但是因“分級代理”的營銷模式被外界質疑有傳銷微商之嫌。盡管巨子生物在招股書中強調西安創客村業務“不具備傳銷構成條件”,但是西安創客村貢獻的營收比重至2022年已經降低至17.63%。 巨子生物曾表示,已通過整頓減少依賴,2019—2021年終止66家經銷商合作。終止與經銷商合作的同時,巨子生物轉向直銷模式,并通過頭部主播、KOL種草、明星代言等方式增強品牌影響力。 伴隨直銷模式而來的便是銷售費用激增。數據顯示,巨子生物的銷售費用從2023年的11.64億元大幅上漲至2024年20.08億元,增幅高達72.51%。公司凈利率也從2020年的69.42%下降至2024年37.2%。 醫美巨頭華熙生物已經因為高營銷模式難以為繼開始推動經營模式改革,巨子生物是否會重蹈覆轍有待市場檢驗。(內容來源|遠見資本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