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漫畫家、散文家、翻譯家、美術和音樂教育家豐子愷,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被國際友人譽為“現代中國最像藝術家的藝術家”。豐子愷的漫畫,形式介于國畫與漫畫之間,風格簡潔樸素,隱含著出世的超然之意和入世的眷眷之心,是那種讓人感動的平凡,或是令人落淚的辛酸,表現出一種“詩意”與中國“文人情懷”。 豐子愷以畫聞名于世,但他對書法的看重和自許卻遠在漫畫之上。今日我們選擇了部分豐子愷的書法作品,與大家一同賞析。 人間春畫永,好友不期至。 豐子愷曾說:“書法是最高藝術……藝術的主要原則之一,是用感覺領受。感覺中最純正的無過于眼與耳。訴于眼的藝術中,最純正的無過于書法,訴于耳的藝術中,最純正的無過于音樂。故書法與音樂,在一切藝術中占有最高的地位。”其書法宏大氣度,蘊含于毫芒之間,其爛漫氣質又流露在造型結字之內。 ![]() 豐子愷題額《柳煙齋》 豐子愷書法風格的形成,既緣師門的影響,也有對現實世界的感悟。首先,李叔同先生在書法上對他的影響極大,據豐子愷先生在文中記載,其求學期間,曾在李叔同先生的指導下,很認真地臨摹過《張猛龍碑》《龍門二十品》《魏齊造像》等碑刻書法。 ![]() 豐子愷 行書《李叔同詩一首》 其次,豐子愷先生年輕時也非常服膺于馬一浮的行書,據載,某次豐子愷先生坐船回家,船頭所掛帆布上有馬一浮先生手書,異常瀟灑倜儻,喜愛之極,或有摘下私藏之思。而馬一浮先生的書法就是魏碑與二王行書結合的典范,豐子愷先生后來書法的走向或與此有很大淵源。 ![]() 與豐子愷先生同時代的美學家朱光潛先生曾說:“書畫在中國本來有同源之說。子愷在書法上下過很久的工夫。他近來告訴我,他在習章草,每遇在畫方面長進停滯時,他便寫字,寫了一些時候之后,再丟開來作畫,發現畫就長進。講書法的人都知道筆力須經過一番艱苦訓練才能沉著穩重,墨才能入紙,字掛起來看時才顯得生動而堅實……” ![]() 再則,就豐子愷的漫畫整體布局和內容要旨而言,如果沒有了題畫之書,題畫之妙句的配合,絕對不會有現今大家公認的成就。我們在看了豐子愷先生的漫畫及題款后,無不欽佩其書法風格與漫畫的和諧一致、珠聯璧合,我們不妨把他的書法和漫畫比作一母同胞之孿生兄弟。 ![]() 緣緣堂舊聯 古人曾云:“未入深山,焉聞鷓鴣?”品賞豐子愷先生的書法,我們要重真跡,重淵源,重揣摩,重體驗。與那些假、大、空的書法相比,他更注重的是小、巧、精、秀、拙,表現出書法創作中的抒寫真情、真趣,若孩童般的天真、自然。 ![]()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 《飲酒詩》 陶淵明 清晨聞叩門,倒裳往自開。 問子為誰與?田父有好懷。 壺漿遠見候,疑我與時乖。 襤縷茅檐下,未足為高棲。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稟氣寡所諧。 紆轡誠可學,違己詎非迷。 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 ![]() 《夏夜宿表兄話舊》 竇叔向 夜合花開香滿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遠書珍重何曾達,舊事凄涼不可聽。 去日兒童皆長大,昔年親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別,愁見河橋酒幔青。 ![]() 《容齋隨筆》 洪邁 楊柳鳴蜩綠暗,荷花落日紅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頭相見江南。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