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思賦 魏晉 阮籍 ![]() 余以為形之可見,非色之美;音之可聞,非聲之善。昔黃帝登仙于荊山之上,振《咸池》于南岳之岡,鬼神其幽,而夔、牙不聞其章;女娃耀榮于東海之濱,而翩翻于西山之旁,林石之隕從,而瑤臺不照其光。是以微妙無形,寂寞無聽,然后乃可以睹窈窕而淑清。故白日麗光,則季后不步其容;鐘鼓閶鉿,則延子不揚其聲。 夫清虛寥廓,則神物來集;飄飖恍忽,則洞幽貫冥;冰心玉質,則激潔思存;恬淡無欲,則泰志適情。伊慮之遒好兮,又焉處而靡逞?寒風邁于黍谷兮,誨子而游 。申孺悲而母歸兮,吳鴻哀而象生。茲感激以達神,豈浩瀁而弗營?志不凱而神正,心不蕩而自誠。固秉一而內修,堪奧止之匪傾。惟清朝而夕晏兮,指蒙汜以永寧。 ![]() 是時羲和既頹,玄夜始扃;望舒整轡,素風來征。輕帷連飏,華茵肅清。彭蚌微吟,螻蛄徐鳴。望南山之崔巍兮,顧北林之蔥菁。太陰潛乎后兮,明月耀乎前庭。乃申展而缺寐兮,忽一悟而自驚。駕長靈以遂寂兮,將有歙乎所之。意流蕩而改慮兮,心震動而有思。若有來而可接兮,若有去而不辭。心恍忽而失度,情散越而靡治。豈覺察而明真兮,誠云夢其如茲。驚奇聲之異造兮,鑒殊色之在斯。開丹桂之琴瑟兮,聆崇陵之參差。始徐唱而微響兮,情悄慧以蜲虵。遂招云以致氣兮,乃振動而大駭。聲飂飂以洋洋,若登昆侖而臨四海;超遙茫渺,不能究其所在。 ![]() 心瀁瀁而無所終薄兮,思悠悠而未半。鄧林殪于澤兮,欽邳悲于瑤岸。徘徊夷由兮,獵靡廣衍;游平圃以長望兮,乘修水之華旂。長飔肅以永至兮,滌平衢之大夷。循路曠以徑通兮,辟閨闥而洞闈。羨要眇之飄游兮,倚東風以揚暉。沐洧淵以淑密兮,體清潔而靡譏。厭白玉以為面兮,披丹霞以為衣。襲九英之曜精兮,珮瑤光以發(fā)輝。服儵煜以繽紛兮,綷眾采以相綏。色熠熠以流爛兮,紛雜錯以葳蕤。象朝云之一合兮,似變化之相依。麾常儀使先好兮,命河女以胥歸。步容與而特進兮,盼兩楹而升墀。振瑤溪而鳴玉兮,播陵陽之婓婓。蹈消漺之危跡兮,躡離散之輕微。釋安朝之朱履兮,踐席假而集帷。敷斯來之在室兮,乃飄忽之所晞。馨香發(fā)而牙揚兮,媚顏灼以顯姿。清言竅其如蘭兮,辭婉婉而靡違。托精靈之運會兮,浮日月之余暉。假淳氣之精微兮,幸備嬿以自私。愿申愛于今夕兮,尚有訪乎是非! ![]() 被芬芳之夕暢兮,將暫往而永歸。觀悅懌而未靜兮,言未究而心悲。嗟云霓之可憑兮,翻揮翼而俱飛。棄中堂之局促兮,遺戶牗之不處。帷幕張而靡御兮,幾筵設而莫拊。載云輿之奄靄兮,乘夏后之兩龍。折丹木以蔽陽兮,竦芝蓋之三重。翩翼翼以左右兮,紛悠悠以容容。瞻朝霞之相承兮,似美人之懷憂。采色雜以成文兮,忽離散而不留。若將言之未發(fā)兮,又氣變而飄浮。若垂髦而失鬋兮,飾未集而形消。目流盼而自別兮,心欲來而貌遼。紛綺靡而未盡兮,先列宿之規(guī)矩。時儻莽而陰曀兮,忽不識乎舊宇。邁黃妖之崇臺兮,雷師奮而下雨。內英哲與長年兮,笞離倫與膺賈。摧魍魎而折鬼神兮,直徑登乎秘期。歷四方而縱懷兮,誰云顧乎或疑。超高躍而疾騖兮,至北極而放之!援間維以相示兮,臨寒門而長辭。既不以萬物累心兮,豈一女子之足思! ![]() ![]() 注釋 ①黃帝登仙:《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余人,龍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墮黃帝之弓。 ②荊山:在今河南省靈寶縣閿鄉(xiāng)南。相傳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此。亦名覆釜山。 ③《咸池》:古樂曲名。相傳為 堯 樂。一說為 黃帝 之樂, 堯 增修沿用。 ④夔、牙:舜時樂官夔與春秋時精于琴藝者伯牙的并稱。借指精通音樂的人。 ⑤女娃:上古神話傳說中,女娃是炎帝最小的女兒,后溺水而亡,化作精衛(wèi)鳥。 ⑥瑤臺:指傳說中的神仙居處。 ⑦閶鉿:為鐘鼓聲。 ⑧寥廓:高遠空曠。 ⑨黍谷:山谷名。在北京市密云縣西南。又稱寒谷﹑燕谷山。 ⑩孺悲:孔子弟子。春秋末魯國人。 ?吳鴻,相傳戰(zhàn)國時期,楚國國君曾向吳國借兵,吳王派出了一支由吳鴻為首的軍隊。吳鴻率領的軍隊在戰(zhàn)場上表現出色,最終幫助楚國取得了勝利。吳鴻因此被贊譽為有胸懷寬廣、志向遠大的人。 ?浩瀁:是指水流壯闊貌,形容無涯際。 ?蒙汜:古代神話中所指日入之處。《楚辭·天問》:“出自 湯谷 ,次于 蒙汜 ;自明及晦,所行幾里?” ?羲和:上古神話中的太陽女神與制定時歷的女神。《山海經·大荒南經》:“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淵,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望舒:神話中為月駕車的神。借指月亮。 ?螻蛄:昆蟲,背部一般呈茶褐色,腹部一般呈灰黃色,根據其生存年限的不同,顏色稍有深淺的變化。 ?長靈:謂神思。 ?飂飂:風聲。 ?夷由: 猶豫;遲疑不前的意思。 ?廣衍:寬廣低平之地。 ?閨闥:婦女所居內室的門戶。 ?要眇:亦作“要眇”。精深微妙。美好貌。 ?洧淵:古潭名。在今河南省新鄭縣東。 ?儵煜:光彩鮮明貌。 ?流爛:亦作“流瀾”。散布;遍布。語出《漢書·司馬相如傳下》:“衍曼流爛,痑以陸離。”顏師古注:“流爛,布散也。” ?河女:即織女。 ?兩楹:房屋正廳當中的兩根柱子。兩楹之間是房屋正中所在,為舉行重大儀式和重要活動的地方。 ?瑤溪:瑤溪因溪而得名,張璁贊曰'溪石皆玉色',遂得名瑤溪。位于溫州市龍灣區(qū),碧溪幽谷,蒼崖峽峪,孤峰峭壁,石柱疊巖,素有'桃源仙境'之盛譽。 ?陵陽:山名。在今安徽石臺北。一說在宣州城內。相傳為陵陽子明得仙之地。 ?朱履:紅色的鞋。古代貴顯者所穿。借指貴顯者。 ?悅懌:謂光潤悅目。 ?戶牗:門窗。門的總稱。 ?奄靄:亦作' 奄藹 ',昏暗貌。 ?芝蓋:指車蓋或傘蓋。芝形如蓋,故名。 ?垂髦:也被稱為垂齠,它是指兒童或童年,男女是不同的,其中女孩指3-7歲,男孩指8歲。“髫”是指兒童下垂的頭發(fā),因為古代漢族兒童不束發(fā),頭發(fā)下垂,所以垂髫是指兒童或童年。 ?流盼:形容看東西時目光不停地轉動。 ?列宿:是眾星宿。特指二十八宿。 ?儻莽:暗昧不明貌。 ?黃妖:指黃色的妖異之氣。古代認為發(fā)生變異的征象。 ?雷師:神話中主管打雷的神。出自《楚辭·離騷》:“鸞皇爲余先戒兮,雷師告余以未具。” ?英哲:才能和識見卓越的人,賢明;才能和識見卓越。 ?離倫:猶絕倫。獨一無二。 ?魍魎: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山川精怪。一說為疫神,是顓頊之子所化。出自《孔子家語·辨物》等著作。魍魎也可代指影子。 ?疾騖:指疾馳,形容速度極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