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州城西,赤色的斷崖直插入江中,就像綿延的山脈伸出鼻子在江中飲水,所以被稱為赤鼻磯。又因其壁立的巖石通體為紅褐色,也稱赤壁。 ![]() 一千年的滄海桑田,長江越來越遠離赤壁,不復當年模樣。但是杜牧任黃州刺史時,因此地位于夏口、武昌之間,又直插大江,經常被認為是赤壁大戰的發生地。 杜牧多次來此游覽懷古,留下著名的《赤壁》詩,更是讓許多人將此地認定為三國古戰場,來此臨風吊古。 折戟沉沙鐵未消,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杜牧《赤壁》 讓曹操折戟沉沙的赤壁究竟在哪里,至今仍是個爭論的話題。這次我跟朋友提起要去黃州赤壁,對方馬上說:“去黃州干嗎?那里不是真正的赤壁哦。” 我說:“我要去的,跟那場戰爭無關,只是去見一個人。” 赤壁,我已經去過很多次。很多人都去過很多次。大家的想法幾乎完全一樣:去見東坡先生,去隨他一起,看亂石穿空、驚濤拍岸,聽洞簫嗚咽、不絕如縷,夢孤鶴橫江、羽衣翩仙,再樂呵呵地被問一句:赤壁之游樂乎?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我只能暈乎乎地回答一個字:樂。 ![]() 東坡先生告訴我們,赤壁之游大有樂趣。 初到黃州不久,他就到赤壁山下尋古。先生也認為,此赤壁可能并非赤壁大戰之地。后來他的詞作中也提到:聽人家說,這里是三國赤壁。可見,他自己并未做定論。 黃州少西山麓,斗入江中,石室如丹。《傳》云“曹公敗所”所謂赤壁者。或曰非也。 ——《赤壁記》節選 不過赤色的崖壁本身就非常吸引眼球,夕陽映照下一片彤紅,再配上青山碧水,顏色的飽和和對比都非常強烈,遠眺已是引人入勝,倘若坐在小船上從江面仰望赤壁,一定更加震撼。 所以,無論它是不是古戰場,先生仍然喜歡來這里。雪堂落成后,朋友們來看他,他又喜歡帶著朋友們來游覽。 元豐五年(1082年)七月十六日夜,蘇東坡拉著楊世昌等一幫朋友,從臨皋亭開船,沿江而上,來到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大家邊喝酒邊唱歌,直到月出東山。 此刻白露橫江,水光接天。小船漂浮在萬頃江面,如同懸空御風,獨立于塵世之外,不知飄往何處。 楊世昌吹起了洞簫,如泣如訴,嗚嗚咽咽,余音裊裊,大家久久不能平復。他在風中感嘆:曹操曾在此寫下“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想當年,他帶著大軍橫掃天下,多么雄壯豪邁,如今卻早已灰飛煙滅,蕩然無存。更何況我們這些滄海一粟,在永無窮盡的浩浩大江面前,是多么的卑微渺小。我為我們轉瞬即逝的生命感到深深的憂傷啊。 先生放下酒杯,正襟危坐,開始他的哲學大講堂:假如從變化的角度來看世界,即使天地也不過才存在了一瞬間;假如從不變的角度來讀宇宙,那么世界和我們都是永無盡頭的。要羨慕什么呢?憂愁什么呢?你聽那江上清風,你看那山間明月,便是造物主為我們準備的無盡寶藏,為什么不開心享用呢? 滿船的人瞬間釋懷,添酒對酌,直到杯盤狼藉,醉倒在舟中。不覺東方露出了魚肚白,新的一天悄然已至。 《赤壁賦》就此成文。 不久,又一個明月當空的夜晚,蘇東坡和朋友們再次到赤壁磯賞月懷古。大江無言,只卷起巨大的波濤,一遍遍砸向巖壁下的亂石。 江與山依舊,人和事成昨。浪頭退去,化成無數大大小小的泡沫,在月光下亮晶晶地閃爍著,如同夢幻,又如同泡影。風流消散,悲歡落幕,多少英雄豪杰,談笑間已無覓處。 朋友們又是一番對酒當歌,互相數完頭上稀疏的白發,搖著扇子盡興而歸。 蘇東坡回到臨皋亭,久久不能入睡。干脆披衣起身,用前不久淘到的沉泥硯磨墨,提筆一氣呵成,草書一曲《念奴嬌》。 ![]() 《念奴嬌 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因是酒后揮毫,這篇書法起筆尚且工整,轉而龍蛇騰越,滿紙大氣磅礴,跳躍著勃勃生機。先生自己說,很久沒寫草書,醉中走筆,文字似乎從指尖自然流淌而出。 久不作草書,適乘醉走筆,覺酒氣勃勃,似指端出也。東坡醉草。 ——《念奴嬌 赤壁懷古》跋 先生曾說過,寫文章大概就像行云流水,并沒有什么套路,只要將該寫的寫出來,沒啥可寫了就結尾,這樣文理自然通順,讀來生動有趣。 大略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 ——《答謝民師書》節選 這篇《念奴嬌》,無論詞作,還是書法,就如他自己所言,行云流水,姿態橫生,完全展示了他在黃州、在赤壁心無旁騖、享受山川的恣意和輕松。如此妙筆美文,再來一篇又何妨? 十月十五日晚,蘇東坡和兩個朋友從雪堂返回臨皋亭,三人在月色下緩緩而歸,一路歌聲不斷,不知驚起多少鷗鷺。 先生忽而感慨:“有客無酒,有酒無菜,真是浪費了大好的月夜啊!”其中一位老兄舉起手中的魚:“老蘇,你看我傍晚撈上來的鱸魚如何?”三人拍手稱贊,加速回臨皋亭要酒。蘇夫人笑盈盈捧出一壇酒:“我這壇酒藏了好久,就等你哪天心血來潮急著要酒。” 酒有了,菜有了,客人早就有了。三位老兄跳上船,又漂去赤壁夜游。 這一夜,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先生忽然興起,撩起衣裳一馬當先,竟然從山下爬上了赤壁。半空中傳來他的長嘯,草木為之震動,山谷與他和鳴,兩位朋友紛紛高喊:“老蘇,快下來喝酒!” 先生回到船上,三人盡情一醉,解開纜繩,任江流帶著小船,不辨東西。夜半時分,一只黑色的孤鶴橫江東來,張開巨大的翅膀,倏忽從小船旁掠過,轉眼便消失在月色中,只有一陣鶴鳴,遙遙可聞。 大家都醒了,紛紛說回家回家。先生回家倒頭便睡,夢見一位穿著黑色羽衣的道士,來到臨皋亭下,笑著問他:“赤壁之游樂乎?” 先生恍然大悟:“原來是你,在江上掠過我的小船。”道士笑而不答。先生從夢中驚醒,開門四望,只有一片茫茫月光。 就這樣,我們得到了《后赤壁賦》。 至此,不過短短三個月,兩賦一詞,在赤壁山水間完成了大集合。可以說,黃州山水治愈東坡的同時,東坡也為它們賦予了永恒的生命。 赤壁,在老蘇的帶動下,迅速成為熱門旅游景點。有不少人知道他愛游赤壁,還專門去蹲守,希望求得先生一字片語,以慰平生。 元豐五年(1082年)十二月十九日,恰逢東坡先生生日。幾個朋友張羅了酒菜,在赤壁磯下賞月。酒喝得正酣,江上遠遠傳來笛聲。 老郭和老石頗通音律,一致認為這笛聲超凡脫俗,吹笛人一定是個高手。一問原來是進士李委,特地來為東坡生日助興,作了首新曲,名為《鶴南飛》。 李委肯定是精心設計了形象。他戴著青色頭巾,披一身紫裘,腰里別著笛子前來見禮。再奏幾曲,聲可穿云,音如裂石,在座的客人無不為之傾倒。 李委見時機成熟,掏出袖中藏著的紙,對東坡先生說:“我別無所求,但求先生為我賜一首絕句。” 先生大笑,揮毫書成。那一刻,他一定想到了兩個月前的那只孤鶴,還有那句如同呢喃一般的問語:“赤壁之游樂乎?” 《赤壁磯下答李委吹笛》 山頭孤鶴向南飛,載我南游到九疑。 下界何人也吹笛,可憐時復犯龜茲。 元豐五年十二月十九日,東坡生日也。置酒赤壁磯下,踞高峰,俯鵲巢。酒酣,笛聲起于江上。客有郭、石二生,頗知音,謂坡曰:“笛聲有新意,非俗工也。”使人問之,則進士李委,聞坡生日,作新曲曰《鶴南飛》以獻。呼之使前,則青巾紫裘要笛而已。既奏新曲,又快作數弄,嘹然有穿云裂石之聲。坐客皆引滿醉倒。委袖出嘉紙一幅,曰:“吾無求于公,得一絕句足矣。”坡笑而従之。 ——《李委吹笛引》 赤壁之生日,多么歡樂啊。 赤壁之游,多么歡樂啊。 元豐五年(1082年),就在這樣的歡樂中不知不覺滑了過去。 ![]() 江山如畫,人生如夢,英雄如水中月,故國如扇中風,流逝的,總是不舍晝夜,而留下的,總是不可磨滅。到如今,先生自己也成了千古風流。而我們,又在他的故國神游。 讓我們停下來再回頭看看,元豐五年(1082年),竟然就在這樣的不知不覺間成了不可逾越的高峰。這一年,蘇軾45歲,全面完成向蘇東坡的蛻變。 就連赤壁,也因他得名“東坡赤壁”。歷史景區大門口的對聯寫道: 客到黃州,或從夏口西來,武昌東去 天生赤壁,不過周郎一炬,蘇子兩游 這幅對聯十分工整貼切,唯一的不足就是將先生游赤壁的次數給數漏了。漫說先生不止來了兩次,對我們而言,這么集歷史、風光、文化于一身的名勝,兩游是遠遠不夠的。 更何況景區現在推出了免票政策,完成任一挑戰即可免費入場,不游豈不是可惜? 挑戰一:完整背誦《前赤壁賦》、《后赤壁賦》、《黃州寒食貼》,三選一。 挑戰二:完整背誦《念奴嬌 赤壁懷古》、《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初到黃州》、《滿庭芳 歸去來兮》、《行香子 述懷》,五選三。 瑄興奮地放棄了中考生免費入場的待遇,一定要背詩詞拿免票。我老人家掐指算了算,《前赤壁賦》好像已經不如少年時那么脫口而出了,后面的《寒食貼》選項都沒來得及看見,呼呼呼也背了三首詞。兩人欣然攜手入場,免費,哈哈! 征得景區同意,我把免票簽字的名單拍了下來,只是為了看看,如我們一樣來見先生的人,果然是來自五湖四海。四海皆弟昆,那時如此,現在亦是如此。 ![]() 由赤壁景區返回,待到暮色四合,我倆從雪堂故址出發,經東坡,走黃泥坂,踩著月色回到臨皋亭故址,拎上一大瓶冰紅茶(酒的替代品),再提一盒西瓜(魚的替代品),轉身上了江堤。 逆江流的方向而上,穿過廣場舞的人群,經過納涼的大叔,在保安的注目中,我們倆越行越遠,直到除了燈光和我們,再無其他。 ![]()
我問瑄:赤壁之游樂乎? 瑄比我多答了一個字:樂甚。 ![]() 補記: 瑄強烈要求我將前后赤壁賦一并附上,我覺得篇幅太長,這里只將我們最最喜歡的部分摘抄一遍,每次誦讀,都有飄然若仙之感。文字之美竟至于此,難怪要稱先生“坡仙”。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赤壁賦》節選 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 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 ——《后赤壁賦》節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