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了這些年太極,關(guān)于“氣感”這玩意兒,我也曾經(jīng)一頭霧水。別人說得神乎其神,自己練來練去就是沒感覺,心里急啊。后來慢慢摸到點門道,跟大家嘮嘮我的真實體會,尤其是手指的感覺和呼吸這檔子事。 1. 手指頭先“通”了:脹和熱最容易找! 想找點氣感,別一開始就想著全身氣流奔騰,那太難了。最容易有感覺的地方,是手指頭,特別是食指!這是我的切身體會。 怎么找呢?分享一個我自己試過挺管用的小法子:站好無極樁或者預(yù)備式的時候,別急著開始。放松狀態(tài)下,先把雙臂、雙手想象成兩根大釘子,使勁兒地、有意識地往腳下的“地球”深處插下去!對,就是那種帶著意念往下“杵”的感覺,肩膀別慫起來。這么來幾下,馬上就能感覺到手指頭,尤其是食指和中指,開始發(fā)脹、發(fā)麻,甚至有點溫?zé)岣校?/p> 這種感覺特別實在,不是玄乎的。我覺得這就是身體里氣血往末梢走,或者神經(jīng)更敏感了帶來的反應(yīng)。記住這個“脹”和“熱”的感覺,它就是最初級、最實在的“氣感”信號!有了這個當(dāng)起點,信心就來了,再慢慢往身體其他地方去感受。 2. 呼吸?別急!先搞定動作再說! 關(guān)于呼吸,我走過彎路。剛開始學(xué)套路時,動作都記不熟,手忙腳亂的。這時候師傅要是還讓我想著“吸氣要深長、呼氣要綿延”,配合哪個動作吸氣、哪個動作呼氣……我的天,那簡直亂成一鍋粥!腦子根本顧不過來,動作變形,呼吸也憋住了,別提多難受。那時候硬要追求呼吸配合,反而搞得渾身緊張,啥感覺都沒有。 后來琢磨明白了:套路都不熟,動作還磕磕絆絆的時候,真別太把呼吸當(dāng)個“任務(wù)”!我就干脆“忘掉”呼吸!怎么舒服怎么喘氣,順其自然。重點全放在把動作路線搞對、架子擺穩(wěn)、重心弄清楚。等哪天你打拳不用老想著“下一個動作是啥”了,動作自然流暢、從容不迫了——這時候,好戲才開始。 動作從容了,才是玩轉(zhuǎn)呼吸的好時候!這時候你可以試著把動作稍微放慢一點點(注意是稍微!不是越慢越好),心也靜下來了。這時,你才真正有“閑心”去關(guān)注自己的呼吸了。別刻意控制,先留意它:哦,我收手的時候好像自然在吸氣,推出去的時候好像自然在呼氣?發(fā)現(xiàn)了這個節(jié)奏,再順?biāo)浦郏p輕地、逐漸地去加強這種配合——讓吸氣和動作的“收、蓄”合拍,呼氣和動作的“開、放”同步。就像找到個默契的搭檔,動作和呼吸互相幫襯著走。 我的心得: 起點要實在:別好高騖遠,從手指的“脹熱感”入手,容易建立信心。 節(jié)奏要分階段: 新手期,動作是老大,呼吸怎么舒服怎么來,別強求。等動作像喝水吃飯一樣自然了,再慢慢把呼吸這個“搭檔”請進來,讓它逐漸成為動作的引導(dǎo)者。 慢下來是關(guān)鍵:動作熟了,稍微的“慢”不是偷懶,是為了給身體和意識留出空間,去感受內(nèi)在的變化(包括呼吸和氣的流動)。 氣感這東西,急不來。從最實在的手指感覺開始,等動作真正從容了,再把呼吸請進來當(dāng)“引路人”,這樣一步步走,感覺自然就清晰了。你也試試? #晨練#?#養(yǎng)生#?#全民健身##太極拳#?#個人體會#?#氣感##太極拳的呼吸#?#練拳心得#?#手指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