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幾年前,我有一段時間特別焦慮,那時候剛開始做自媒體。我焦慮自己不夠專業,焦慮自己知識淺薄,尤其是每次遇到問題就開始想——是不是我該報個班學一下?是不是該花幾千塊交給別人帶我?直到有一天,我看到這樣一句話: “你焦慮的,不是自己學不會,而是你從沒認真學過。” 我整個人頓了一下。這句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那種“想變好但又不肯扎實學”的虛浮。 哪有什么課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只有買的爽感罷了,最多需要咨詢別人,擁有能力還是得動起來吃苦,去練。 也是那一刻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根本不缺資源,也不是真的無能,就是太習慣讓別人替我們做選擇、走捷徑了。其實,大多數人遇到的問題,書里早就有答案了。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① 所有的知識,都可以在書里找到答案 你不信? 關于自律,我讀了《自控力》《習慣的力量》《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每本都在教你——人的行為模式是可以改造的,關鍵是意識+環境+微小啟動。 關于搞錢,我讀了《窮查理寶典》《反脆弱》《財富自由之路》, 從不同維度讓我看懂了復利、杠桿、認知差的底層邏輯。 包括我后來做內容、寫文章、做產品,都沒有報過課, 所有的方法和策略,全都能在那些“好書”里挖出來, 甚至比外面那些課程系統得多、本質得多。 只是這些東西,不會喂到你嘴邊,而是等你去拆、去總結、去應用,真正的去做。 如今我也會在社群里分享很多我做自媒體的經驗,只是希望知識土匪的小伙伴們少走點彎路。 ② 不需要報課,你只需要會讀書+會自學 說句大實話,現在很多課程的內容,都是從幾本經典書里提煉的結構+案例。 你甚至可以邊讀邊復述它的邏輯,寫下來就成了你的表達資產。 就拿“表達力”來說,很多人覺得自己不會說話、沒邏輯、寫不出來,就是輸入不夠,然后也從來不輸出記錄。 如果你系統讀完,你就會發現: ①《金字塔原理》教你結構 ②《故事力》教你如何說出吸引人的細節 ③《非暴力溝通》教你高情商回應和情緒管理 ④再加上每天練習寫作+拆解輸出 你會發現,不管是講課、開會、做筆記、寫文案,通通都有感覺了。 甚至別人聽你講話都會說:“你好像最近變聰明了。” 我們知識土匪社群就是在做這樣的事,從0開始練起,照著正確的方法讀書,寫作,一步步構建自己的知識庫。 聰明從來不是天賦,而是高質量輸入 + 高效率輸出帶來的結果。 ③ 學完就忘?因為你沒做到“輸出-積累-應用” 真的感到有點羞愧,以前我也是那種“讀完就忘、看完就說好”的人。 我也說過,我就逼自己每天做一件事:把讀完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寫一遍,或者只是語音轉文字復述一次。 哪怕一開始只是一段碎碎念,一句話提煉,或是一個場景的復盤,但只要你寫,你說,你表達,你就開始跟知識建立連接了。 比如,我讀《被討厭的勇氣》那陣子,情緒狀態很差,每次看完幾頁,我就寫下自己最觸動的一句話,順帶寫點生活里的聯想。 等我寫到第10天的時候,我突然覺得自己說話更有力了,像是某種力量在身體里穩了下來。你不需要“記住所有書的內容”,你只需要把它活用在你的人生里。 所以我常說:真正的讀書,不是變成學霸,是你在某個糟糕的夜晚,突然有一頁書像朋友一樣提醒你:你沒問題,路還在。 你可以學會任何東西,前提是:你肯翻開第一本書、寫下第一句話、開始第一天的練習。 不報班、不焦慮、不盲從,只要你敢信任“閱讀→輸出→實踐”這條路徑,它就會悄悄改變你的人生軌道。 我知道你也會的,因為你看到這里,就說明你已經在路上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