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管理者需要的才能
我們都知道,每一種工作都需要自己特殊的一整套才能。管理者尤其必須多才多藝,因為管理者不但在與形形色色的員工打交道,也在與各個專業和各個部門的管理人員打交道。 管理者需要的各方面才能大致包括: 首先應該是比一般人髙的敏銳或敏感條件,也即能夠見微知著,防微杜漸,能夠更早的發現危機或機會,更早的發現有價值的方向,也即前瞻性; 其次是平衡感,也即長短利益平衡,內外利益平衡的把握; 其三是激情和感染力,能夠煽動別人,理解誒人心; 其四是安排某種工作流程的組織能力,井井有條; 其五是想象能力,能夠知道未來一個時期企業的狀況。 不過最重要的能力堅定不移的意志,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精神,甚至是某種固執已見。管理者必須堅信自己的對問題看法和解決問題的構思是正確的,并且不受企業環境和其他人的?觀點影響。 其實優秀的管理者在做案頭準備時(當然這種案頭準備必須有類似綜合計劃部、計劃財務部或戰略部這種部門作為參謀機構,但是大的問題還是需要團隊的管理者自己胸有成竹,例如?各種力量使用的平衡,各種利益的平衡,主要任務展開的時間節點判斷,重大機會的判斷,進退時機的把握等等),就應當十分明確地想到,他要求什么和如何做到,并且設法使管理?團隊按自已的想象去做。 因此真正的管理者就與假管理者不同,假管理者可以相當巧妙地使企業能力團隊看起來協調一致,但是團隊中的個人能力并不能得到真正的發揮,企業只是在按慣性運行,一旦碰到困?難,就會束手無策,立即露餡。因為這種人沒有靈感和創意,不知道問題是什么,更不可能真正解決,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問題遮蓋起來。 管理者實際沒有什么是主要才能。因為缺乏任何一種才能在一定的程度上都會使管理者一錢不值。比如說,管理者的不夠敏銳,這就不可能預先發現問題,就不能防患于未然,就只能?成天救火;如果缺乏組織能力,管理團隊就會成為各自為政的小山頭,一盤散沙。當然最要緊的是不能缺乏獨立的意志和個性,那種人不能稱為管理者,因為他不會有任何靈感和創意?。 評價一個管理者的水平,一般是從業績來判斷。但是有時業績帶有一定的偶然性,例如碰到金融危機,誰也不行,碰到高潮,傻瓜業績也不錯。所以專業的角度,我們一般喜歡從管理?者的感染力,組織能力,溝通能力,創意能力來判斷其水平。 但是管理是高度復雜的,上述能力的評價一般比較困難,我個人認為要想從專業上評論一個管理者的好壞,就應當聽聽他是怎樣主持例行的辦公會的,通過參加這種會議,我們就知道?他用什么手段制服了團隊多大的抗拒,平衡了多少麻煩,協同了多少動作,團隊的不同意見是如何處理的,如何統一的思想,對外界環境的變化和影響如何判斷的,他自己又有什么創?意或判斷,這個團隊的辦公會議與其他企業的有什么不同等等。 其實我個人認為,管理中最大的問題是當團隊人員不是心服口服時,經常找各種借口不絕對執行命令,要不拖拖踏踏,要不執行打折扣,不能完成分配給他的任務,結果導致協同的動?作瓦解,徹底失敗。 所以,要想更好地了解一個管理者,就必須去聽幾次他的辦公會,然后再看其管理企業的業績報表。 管理者的行政能力就是資源最優配置能力,尤其是對時間的控制能力,例如對工作流程的制定和控制,對時間表的制定和控制等等。最失敗的時間表制定就是出現窩工現象,一些人無?所事事,游手好閑,而另外一些人卻四腳朝天,馬不停蹄,結果必然是牢騷滿腹。 另外一個管理中的要點是要讓大家隨時知道整個計劃的執行進展情況,不要兩眼一抹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則不但不能激勵士氣,還不能隨時自我調整前進方向,不利于互相的配?合行動。所以每周通報一次計劃執行情況是最必須的。 另外在制定工作進度上必須注意節奏,既不能一味高強度,那會很快把大家累垮的,也不能前松后緊,而是要有張弛有道,有松有緊。 在管理中應當善于與最優秀的團隊成員心心相通,稱贊不自信或自卑的,但是有才能的人, 遏制不自量力的冒尖的人。此外分配工作要大致使大家工作量相等;維護紀律主要采取個別談話或是和大家一起討論犯錯誤的人的問題、與股東或董事會爭取團隊的利益等等。 管理者和學校里的教師一樣,都是以自己的為人來影晌團隊成員團隊成員的理智。彬彬有禮的態度、廣泛的興趣、對企業的自我犧牲精神、端正的品行,甚至雅致的穿著打扮。這一切?管理者都應當經常牢記,否則他不可能影響自己的集體。一個有品位、有修養的的管理團隊,每個團隊成員都驕傲地以自己屬于這個集體為榮。 高級的管理才能(例如攻守平衡的均衡感、見微知著及其問題分析能力、把握企業方向和預測運營結果的能力等等)是在實際的管理工作發展和培養起來的。同時管理者的聽(理解別?人說話背后的意思)和說(直指別人內心深處)的技術是可以培養的。 至于對企業形勢的把握和理解,深刻感悟企業運營的內部結構,約束條件,外在環境變化,各個專業或部門的要害問題,以及可能的增長速度,利潤可能的來源點及其潛力等等這些問?題,這一切都以某些先天的本性為基礎,然后利用后天學習和經驗總結發展起來的。換句話說,這些才能是直覺加上知識。比如說,直接到一線參加市場營銷活動,可以幫忙理解企業?的競爭力和市場地位,反過來幫助構思企業選擇路徑。只有知道了具體的現實市場,才能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定期的工作回溯有很大的意義。向回看可以強化我們對企業現狀的理解。所以每周的PDCA循環,每月的工作總結,年度的述職都是這種制度化的回溯。 當然這里不包括對人品的要求,那是另外一個話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