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量,其實指的是身體對酒精分解能力的強弱。身體對酒的分解能力強,就是所謂的“好酒量”,反之,就是“酒量差”。而一個人對酒精的分解能力,離不開體內(nèi)的兩種酶,即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在酒進入體內(nèi)后,只有少量會隨著呼吸和汗腺排出體外,而大部分則需通過上述兩種酶的作用進行分解。 酒精在體內(nèi)的代謝過程有三個階段,首先是乙醇在乙醇脫氫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醛;然后乙醛在乙醛脫氫酶的作用下,轉化成乙酸(乙酸是酒精進入人體后,產(chǎn)生的唯一有營養(yǎng)價值的物質(zhì));最后,乙酸轉化成能量、二氧化碳、水,而被人體吸收,剩余的則會隨尿液排出體外。 所以,經(jīng)過上述內(nèi)容不難看出,其實一個人的酒量高低從一出生就決定了。 那為什么有人長期喝酒后,似乎不那么容易醉了呢?其實,從一杯就倒到千杯不醉的關鍵因素是身體對酒精的耐受度發(fā)生了改變。對酒精耐受度好的人,隨著飲酒次數(shù)和量的增加,身體可以慢慢習慣酒精的存在,而酒精難受度差的人,往往會無論喝多少次酒,都依然承受不住。但身體對酒精耐受性的增強不代表酒量的上漲,在身體對酒精分解能力固定的情況下,攝入更多酒精又無法及時代謝時,只會造成肝、胃、食道等器官功能的損傷。所以說,酒量的大小早已注定,喝再多的酒,練的也不是酒量,反而會傷到你的肝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