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代的過去,你就會匯集一系列的好記憶與壞記憶。你的大腦有能力馬上記起這些回憶——幾乎是一瞬間這么做。我們舉例來說明:請閱讀這幾道問題,然后看看你的大腦有多快回憶起來:請列出披頭四的幾首歌曲。你觀看的最后一部電影是哪一部?9/11事件發生的時候,你在哪里?O·J·辛普森案件下判的時候,你在哪里?美國的總統是誰?你的初吻給了誰? 由此可見,每當發問一道問題的時候,你的大腦就會立刻找出一個記憶。這有什么重要的呢?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有壓力的時候,你的記憶非常重要。你在生命中的每一秒的時候,你的記憶都是活躍的。當你試圖牢記一件事物的時候,記憶是可以控制的。然而,你的記憶主要是潛意識的。意思是說,它在你的控制之外,也在你的意識之外,但還是既持續又自動地操作。 你可曾想過為什么有些記憶經過多年還會保持栩栩如生,但又有些記憶卻會隨著時間的過去而流逝?答案就是情緒。你的記憶只會保留你從日常生活中得來的新的資料(工作記憶)長達五天(這是你的短期記憶)。情感上不重要的記憶,通常會在這個五天的等待期過后被遺忘了(這是大腦將事件從短期記憶轉移到長期記憶所花的時間)。通過頻繁的重復和經常的使用,大腦就會學習或者牢記各種資料。不過,如果一個只包含事實的記憶不常被使用的話,這些資料就會慢慢地消失了。這就是為什么你會記得起過去某些事件的生動細節,尤其是那些充滿感情的事件(例如,一個最喜愛的擁有物、一次不公平的處罰、或者一個初戀)。 你對于一個記憶的情感反應,會在記憶浮現的90到120秒之后開始。比方說,想想你被告知親人過世的時候。對話的首兩分鐘可能會很順利,但是你過后卻悲從中來。要是這個記憶仍處在你的注意當中,由悲傷而來的感受就會浮現。你的大腦接著就會根據你一開始感受到的傷痛,回憶起其它喪親、不公平或慚愧的經歷。這么一來,潛意識的事物就變得有意識了。你已經意識到了一個記憶;它本是潛伏的,但它已經迅速地蘇醒過來了。一個記憶在你的意識當中存在越久,情感的成分就會越強,甚至到了你會開始哭泣的地步。著名的男女演員多年來已經知道了這個做法。要是他們想在臺上哭泣的話,他們就會從自己的私生活中回憶起一個痛苦的記憶,不到90秒鐘,他們就會淚流滿面了。 當你經歷了一個很顯著的事件的時候,大腦不僅會記錄經歷的細節(你在何處、什么時候發生、有何人在場、發生什么事,等等),也會記錄你當時感受到的情緒。一個充滿情緒的事件的整個記憶(襲擊事件、車禍、婚禮、親人之死、戰斗經歷,等等),其實是被幾個系統記起,并儲存在大腦不同的區域。 人類天生就會記得那些威脅他們或者對他們來說是非常有益的事物。你已經學到,具威脅性的事物可能會是痛苦的,而有益的事物可能會讓你感到愉悅。這些愉悅與痛苦的感受,引發了一些情緒,而這些情緒會提升任何可能形成的記憶的地位。從進化的角度來說,這是非常有道理的:充滿情緒的事件在生理上會是重要的。許多關于生存的教訓涉及了情緒,如恐懼、憤怒或喜樂,而每當你經歷一個強烈的情緒或高壓狀態的時候,你的身體會分泌激素,而這些激素就會增強你的記憶。不過,對于我們身為狩獵采集者的祖先來說,威脅比利益更為重要。要是他們錯過了一個獎勵的話,生活還是會過下去。然而,要是他們錯過了一個威脅的話,人類就會滅絕。因此,如果喬爺爺在森林某處被熊殺死的話,我們身為狩獵采集者的祖先就會學會不去探索樹林的那個狹窄地帶。當這些痛苦的時刻發生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就會分泌各種激素,增強我們的記憶。這就是為什么情緒上的激發對于你有多能夠記得事物有著很強烈的影響。 你那么多次光顧雜貨店或加油站,但也許不會記得每一次的情況。不過,你總是會記得那些壞的經驗。比方說,你在店里的時候,店被打搶了的那一次;一位老婦為了停車位而威脅你的那一次;或者你在自助加油站不慎將汽油灑個全身的那一次。簡短來說,當一個記憶沒有強烈的情感價值的時候,它就會消逝。 問題是,一個普通、無害的經歷被賦予的情感價值,可能會比它應得的情感價值來得高。情感記憶會將你原來的情感反應重新搬演。一個景象、一個聲音、甚至一個味道,能夠將你聯想起來的喜樂、恐懼、愛或恨帶回來。也許你曾經在一場意外中傷了膝蓋,而每當這個記憶在你的大腦中重新引發的時候,膝蓋可能會開始抽痛不適。記憶的力量,和事件有多激烈有關。這可能會使你的身體如同身臨其境一般地產生反應。因此,每當你看到、聽說、甚至是在電影里頭觀看一宗意外的時候,你的記憶就會在你的膝蓋引發疼痛的張力。 這帶出了一個重點:大腦不知道一個經歷是真實的或是想象出來的!你可能會問,這怎么可能呢?大腦會依據它所得到的資料而產生記憶。這些資料,一般上是通過感官而得來的,但是它有時是通過想法而得來的。當你和愛人共處一間房間的時候,你的大腦會讓你感受到一股溫暖、浪漫的感覺。但是,看到他們的照片,同時思想著他們,就算他們不在場,也會產生一樣的反應。更妙的是,單是思想著一個愛人,也可以跟你們在一起的時候產生同樣的感覺(引發同樣的情感記憶)。大腦只會應對想法或感覺。它不會理會它如何收到那種感覺或資料,不管是通過真實的存在、提醒(照片)、或是“思想”,也是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