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云南,吃菌子有“三熟”: 第一,菌子的品種要“認熟”; 第二,吃菌子一定要“炒熟”;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去醫院的路要“記熟”。 畢竟每年的這個時節,我們總能看見為了吃上兩口野生菌子,甘愿以身試毒的云南同胞們被送進醫院的消息在朋友圈流傳。 作為一個昆明媳婦,二小姐深諳云南人對野生菌愛得有多么深沉。好幾百塊,甚至上千塊一斤的菌子,吃起來是一點都不心疼。 這份熱愛,源自云南人骨子里對美味的執著,還有各類野生菌那吃上一口就難忘,且難以言說的絕妙風味。 戳視頻↓ 帶大家看看讓云南同胞們舍得拿生命去冒險的,都是哪些稀奇古怪的菌子? 昆明的木水花云南野生菌交易市場,是全國最大的野生菌市場,在每年的7、8月旺季每天要賣出500多噸野生菌。 畢竟環顧全國,恐怕再沒有云南這種產菌子、吃菌子的規模了。 想到這里,我甚至懷疑它還是全世界最大的野生菌交易市場。 木水花凌晨5點開市批發交易,售賣的大多都是當晚或當天一早從山里采來的新鮮野生菌。 當然也面對我這種散客開放,只要你誠心買,多數純樸的攤主們都是熱情而歡迎的。 也不排除個別問都不能問的攤主,看你是散戶就沒什么好臉色。反正買賣也要講人與人之間的緣分,隨緣就是了! 剛進市場沒走幾步,就被這個菌子的顏色吸引。深紫色的,很是好看! 問了老板,原來這個就是“紫牛肝”,才想起來這是我們平時在昆明吃菌子火鍋的必點菜。85塊錢一公斤。 隔壁奶奶在賣菌子里的愛馬仕——“干巴菌”,云南菌類的頂級食材。 這個奶奶喊價120塊錢一兩,一公斤就要2400元?(我懷疑她說的是公兩,但也不敢確定,畢竟今年的干巴菌最高賣到了3000塊一公斤)就這樣拿個塑料袋一套擺地上就開賣,隨意而走心。 不過貴有它貴的道理,今年干巴菌的產量很少,不到去年的四分之一。干巴菌是無毒的,直接炒著就可以吃,最接地氣的絕配是炒飯。 剛剛見識了愛馬仕,現在來看看菌子里的LV——“青口菌”。 它在我心目中是菌子里面的LV,并不是因為價格,而是因為我個人超級粉它的味道! 看這青悠悠的顏色好像有毒的樣子,但其實人家并沒毒。可以直接拿來燉魚、或者炒火腿,那滋味實在絕了。 青口菌的個頭越小就越香,所以價格也越貴。大的160一公斤,小的180一公斤,價格還好。是人人都吃得起的LV~ 菌子里面的大魔王——“見手青”來了。 沒做熟吃了會看見小人,但它同時也是野生菌里最好吃的一種。我手里這種是80元/公斤。 見手青貌似還分好些個品種,而且樣子、顏色也都不太一樣。 下圖這個色彩絢麗的菌子,也是見手青。 估計很多本地人都沒見過的“刷把菌”,長得像洗鍋的刷子。 這里還有新鮮松露,也是菌類里的高級食材咯。 我拿的這種個頭,350一公斤。感覺這個才是菌子里的LV啊~ 我這次來,是因為要買大量的雞樅菌來熬雞樅油。 我家小區附近的菜市場,開傘的雞樅菌要賣200--300/公斤,木水花市場賣130/公斤左右。 沒開傘的雞樅最好最香,煲湯特別好,當然價格也貴一些。 我們熬油買開傘的就好,包圓了一筐子,媽媽出馬講價,10斤總共給了620元。 我愛吃竹蓀,以前大多時候只能吃到干菌泡發的。 這次遇到新鮮的黑帽子竹蓀必須買一筐,不到一公斤52塊錢。 還有這種白帽子的,都很新鮮。 可以生吃的“奶香菌”,老板當場表演,咬一口就有白白的汁液滲出來。 無毒,可以放心買來自己做。 馬勃菌,名字請結合造型自行意會。 看大小按個賣,下面這個最大的賣800塊,比我腦袋還大。 功效還是很厲害,據說煲湯很好喝。 每年的7、8月份,都是新鮮松茸霸屏朋友圈的時候,朋友圈價格普遍是300-500元/公斤。 這個攤位最小的260一公斤。大的11厘米左右的350一公斤。 不過松茸的價格,除了大小,新鮮程度,跟產地也有關系,所以具體怎么樣我也不太懂。 批發市場當然要便宜很多,遇到一個小哥哥正在直播賣松茸,還是很辛苦。 除了見手青、雞樅、干巴、青口這些名聲在外的菌子,市場里還有很多很多我完全不認識的雜菌,大多價格都很便宜。 估計吃起來也是各有風味,但我經驗尚淺,不敢輕易嘗試。看看稀奇就滿足啦~ 臨走前把雞樅拿去洗了,要是自己怕麻煩,或者怕洗壞了,就給點加工費,泥沙啥的給打理得干干凈凈。帶回家就能下鍋。 最后買了好幾種菌子,滿載而歸咯! 這一趟市場逛得我十分開心,稀奇的程度不亞于剛去泰國的時候逛菜市。推薦你們都來逛逛,好玩又長見識。 END 喜歡就文末點個“在看”吧! 或者留言告訴我呀 |
|
來自: brendawu113 > 《美食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