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的到來,預示三伏天已正式結束。此時,暑熱散去,燥邪漸顯。正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 ![]() 處暑過后會感受到秋天的涼意,但身體仍會受夏熱余威的影響,讓人生燥生熱。而余熱最易傷害人體陰津,使肺氣受損。 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會出現發熱上火、口干口渴、煩躁失眠、口舌生瘡、眼睛紅腫等不適癥。所以說,養生調理應該以清火、潤燥、滋陰為重點。今天,百草君分享給大家三款簡單的食療方,幫你養護身體,健康過秋。 01 清火:銀耳杏仁燉雪梨 處暑過后,很多朋友會受到余熱影響,容易出現上火的反應。比如口干咽痛、痰黃粘膩的問題。 再加上秋季氣候干燥,如果自身津液不足,還會加重不適癥。改善這類問題,不妨用銀耳杏仁燉雪梨幫助身體降降火,潤潤燥。 ![]() 這款食療能幫助清熱氣,降火氣。 其中梨可以清熱生津,杏仁調暢氣機,銀耳幫助補潤身體,海底椰清熱潤肺,最后用陳皮理氣化痰。 總之,對于傷陰生熱、易上火的人來說,是很好的調養佳品。 02 潤燥:川貝銀耳鷓鴣湯 處暑的氣候特點多以“溫燥”為主。這種燥邪會導致鼻干咽干,干咳少痰,皮膚干燥,易流鼻血,干燥便秘等癥。 所以,一定要小心秋季燥邪的侵犯。此時,就很推薦大家食用川貝銀耳鷓鴣湯,來幫助養潤身體,滋陰潤燥。 ![]() 川貝銀耳鷓鴣湯能幫助滋陰潤燥、止咳平喘,適合溫燥傷肺的人來食用。 其中,川貝可潤肺止咳,南杏能補肺潤燥,搭配服用補益潤燥的作用更強。 03 滋陰:五汁飲 處暑后,燥性剛烈,還容易傷陰津。像很多人會有口渴、鼻癢、咽癢等表現......這就是在提醒你要趕緊滋陰了。 推薦大家可以用《溫病條辨》中的食方五汁飲調養身體,五汁飲具有很好的滋陰作用,能使身體得到潤化,很適合一些陰津不足的人飲用。 ![]() 五汁飲,是溫病大家吳鞠通的經典方子。全方中的五味藥性質平和,蘆根能滋陰,又能利水;麥冬以滋潤為主;其余的食材都是食物,性格更溫和。 總之,秋天干燥,人體內的津液也會相應減少,一定要順時而食,這時候就可以安排上一碗五汁飲。 參考文獻: [1]孫伯青. "處暑養生要點——清余暑,潤秋燥." #i{養生月刊} 43.8(2022):5. [4]孫慶. "處暑節氣的養生保健." #i{開卷有益:求醫問藥} 8(2022):2. 點擊關注 學習更多中醫知識 ▼ 設置星標 |
|